中西医学历史嬗变轨迹_【中医宝典】

...、局部与整体之间联系,重视辨证,主张“三因治宜”个体化诊疗方略等。 三、东西方医学差异与交融 中、西医学运用不同思维模式诊治疾病,其基本理论各成体系并有根本差异。中西医差异不仅仅是有否实证科学理念,最主要是两种文化体系差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85.html

中西医结合学科及专业发展几个问题思考_【中医宝典】

...心理和行为方式等等。 笔者认为,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时代,有不同哲学基础和技术基础,但均有其可取之处,各有其理论和实践上优势,在具体到对某一具体疾病,两种医学认识不可能水火不相容,只是各人角度、认识方法有异,看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70.html

RA中西医临床诊察数据挖掘分析新进展_【中医宝典】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特色,病证结合是目前中医药现代研究一种新模式。中、西医学不同临床诊断方式与疾病临床表现复杂性有关。因此,如何在同一疾病中辨识中、西医诊断特色及其异同,成为发掘中医特色,并推动其深入研究重要前提和基础。日前,清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469.html

中西医结合几点思考_【中医宝典】

...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发展成为今天全世界首屈一指传统医学。其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与当代最科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契合,而且蕴藏着现代科学中许多最先进学说如“系统论”、“信息论”等精华,提供了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化无法企及东西,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07.html

陆广莘中西医结合思想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还是医学特色上都存在很大不同,而现在以西医为主导医疗体系随着时间推移,也逐渐显现出一些不足和难以解决问题。针对这一困境,具有中医和西医双重背景陆广莘提出,中西医结合是引领当代医学走出困境,实现健康有序发展必由之路,也是中医实现自身...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660.html

现代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确立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来说明医学和易理关系。“医易同源-太极”,太极图模式被认为可追溯中医阴阳学说、健康和疾病观源起。虽然阴阳学说科学性在现代不断被从各个角度加以证实,但近年来也有人认为中医阴阳五行学说束缚了中医学在现代发展,以致许多带有先进科学性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14.html

中医药先讲现代话?_【中医宝典】

...与现代生命科学在医学模式、健康观念、诊治理念、评价体系等多方面日益趋同。 他说,中医药学强调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注重整体观念,形神一体;重视人体状态和自我感受;采用辩证理论,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采用中药、针灸、按摩、食疗、气功等综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94.html

比较中西医学认知方法异同_【中医宝典】

...上综合。 综上所述,中西医学方法论最本质区别是把人体当作不同系统来研究。系统不同,方法论亦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体系。 证实与证伪 任何方法论都要解决验证问题,收集来无论是主观经验还是客观经验,正确与否,均需证实。西医学方法论验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95.html

关于中医古籍文献与临床医学交融_【中医宝典】

...卷子等流传至今,给我们带来了不同历史时期医学信息,让我们去研究它,汲取今天有用成分;反过来今人又将这种认知合理性以专著专文形式传播至读者手中,这就是一种交流。文献工作者是将古代文献转化为现代文献主体。客体是读者,是文献利用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65.html

中药指纹图谱学体系构建_中药图谱_【中医宝典】

...在中药指纹图谱信息学基础之上,是中药指纹图谱信息学集中概括。1.中药指纹图谱学体系构建中药指纹图谱信息学是揭示中药指纹图谱所表达化学物质信息、生物活性与药效信息、药代动力学和药剂学信息以及相关测试技术条件与方法等综合信息学科。它搜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246.html

共找到858,9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