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义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六卷。刘世祯述义,刘瑞瀜疏证。刊于1924年。据刘世祯氏自称,因母丧,于江西某山谷中遇“张老”,张老授以古本伤寒杂病论》,世传本不同,遂阐述师传及个人所体会的本义,并由刘瑞瀜疏通引证,补充发挥。其学术见解颇有异同。由于所谓...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98.htm

《汉方简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撰。作者将《伤寒论》113方基本上按《尚论篇》的篇次,对各方的方义配伍应用加减法药物的作用等分别作简要的阐析。作者根据张仲景“因病立方”的原则,病方兼释。其释病部分本于《伤寒尚论辨似》,释方部分取法《本经疏证》,书...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48.htm

《汉方简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撰。作者将《伤寒论》113方基本上按《尚论篇》的篇次,对各方的方义配伍应用加减法药物的作用等分别作简要的阐析。作者根据张仲景“因病立方”的原则,病方兼释。其释病部分本于《伤寒尚论辨似》,释方部分取法《本经疏证》,书...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23.htm

伤寒副伤寒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伤寒副伤寒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甲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可因水源和食物污染发生爆发流行。本病分布我国各地,常年散发,以夏秋季最多,发病以儿童,青壮年较多。 本病的病原是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D族(组),革兰染色阴性,呈短杆状,长1...

http://jb39.com/jibing-bingyin/ShangHanYuFuShangHan264746.htm

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_【中医宝典】

...杨栗山,名璇,字玉衡,号栗山,江苏溧水县(今江苏溧阳县)人。生于公元1705年。杨栗山精通经典,对伤寒温病颇有研究。一生之中甚为推崇刘元素和吴又可的学术见解。他在自序中云:“一日读《温疫论》,至伤寒得天地之常气,温病得天地之杂气,而心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741.html

魏书 吕布张臧洪传_《三国志》

...于卿弱。不如卖布,可极得汜傕爵宠。"杨于是外许汜傕,内实保护布。 汜傕患之,更下大封诏书,以布为颍川太守。 张字孟卓,东平寿张人也。少以侠闻,振穷救急,倾家无爱,士多归之。太祖袁绍皆友。辟公府,以高第拜骑都尉,迁陈留太守。董卓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6167.html

的解释_缅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長遠遙遠。 晉.潘岳.寡婦賦:「顧影兮傷摧,聽響兮增哀,遙逝兮逾遠,緬兮長乖。」 南朝宋.謝靈運.登江中孤嶼詩:「想像崑山姿,緬區中緣。」...

http://hanwen360.com/c/337458.html

伤寒副伤寒病因_【中医宝典】

...直射数小时即死加热至60℃经30分钟或煮沸后立即死亡在3%石炭酸中5分钟即被杀死消毒饮水余氯0.2~0.4mg/L可迅速致死 伤寒只感染人类在自然条件下不感染动物此菌在菌体裂解时可释放强烈的内毒素对本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较重要的作用以少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9694.html

伤寒副伤寒应该做哪些检查?_传染病_【中医宝典】

...氏反应结果的判定宜审慎,必须密切结合临床资料,还应强调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的对比,有人提出应用流行菌株抗原国际菌株相比,阳性率可提高,建议用当地流行菌株取代国际标准菌株,以提高流行区域伤寒诊断的阳性率。 2.其他免疫学检查 (1)被动血凝...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1089.html

论温病伤寒病情不同治法各异_《温热逢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故恶寒不渴,溲清无内热。温邪则标见于外,而热郁于内,虽外有表证,而里热先盛;口渴溲黄尺肤热骨节疼,种种内热之象,皆非伤寒所有。其见阳明少阳,见证亦然。初起治法,即以清泄里热,导邪外为主。伤寒用药,一温一凉,却为对待。盖感寒随时即...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refengyuan/813-6-1.html

共找到625,78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