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与肠内胆酸结合,由粪便排出,阻断胆酸回吸至肠-肝循环,可降低血胆酸浓度,并促进胆固醇在肝内转变为胆酸,起到利胆作用。但本药味不佳,婴儿不易接受。副作用有便秘,加重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4)中医中药:对本病治疗有一定疗效。 (5)预防...
...适当休息,给以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饮食,每日脂肪<40-50g为宜。补充脂溶性维生素A、D、E、K。熊去氧胆酸600-700mg/d,服药6个月以上可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改变。皮质类固醇如氢化泼尼松30mg/d,口服,症状...
...试验及肝组织学的变化极为吻合,在肝细胞仅有轻微坏死时,血清胆汁酸的升高常比其他检查更为灵敏。有报告统计,急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急性肝丙胆汁淤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以及肝外阻塞性黄疸,其血清总胆汁酸均100%出现异常,上述疾病时均有血清...
...胆汁性肝硬化的鉴别诊断包括梗阻性黄疸,如总胆管结石、总胆管瘤、胰头及胆管狭窄等,主要鉴别方法为胆道造影。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慢性活动性肝炎 凡抗线粒体抗体阳性,伴有胆淤及组织学上有胆管异常者,应首先除外慢活肝,中国慢活肝胆淤型较PBC...
...胆汁酸是胆汁中存在的一类胆烷酸的总称。人类胆汁中存在的胆汁酸主要有胆酸(CA)、鹅脱氧胆酸(CDCA)、脱氧胆酸(DCA),还有少量石胆酸(LCA)及微量熊脱氧胆酸(UDCA)。前4种胆酸在胆汁中的比例通常为10:10:5:1。胆汁酸按其...
...中空针穿刺获取肝脏组织(肝活检)用显微镜检查可确诊。【预后和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情发展有很大差异,初起,病情可不影响生活质量,病人预后好。这种慢性进展的病人似乎活得更长一些。某些病人,病情进展很快,几年内发展成严重肝硬化。血中胆红素...
...预防和治疗顽固性胆汁郁积的并发症。...
...由于肠腔内缺乏胆盐,脂肪的乳化和吸收不良,可发生脂肪泻,此时维生素A、D、K吸收不良,可产生夜盲、皮肤角化、骨骼变化及凝血机制障碍。胆管造影示大胆管正常,小胆管扭曲。最后为肝功能衰竭,曲张静脉破裂、 肝性脑病 、腹水、水肿伴深度黄疸,往往是...
...①肝性脑病(肝昏迷):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②上消化道大出血:其中因门脉高压引起的胃底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为多见,其他如出血性糜烂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等也是出血原因之一; ③感染:肝硬化患者易发生气管炎、肺炎、...
...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胆汁酸称为初级游离胆汁酸初级游离胆汁酸有胆酸(CA)和鹅脱氧胆酸(CDCA)二种,其含量变化对诊断肝病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RIA法:0.46~5.9nmol/ml,CG∶CDCG=0.34~1.22。 (1)升高...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