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手法的轻重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熟能生巧,就可做到心中有数,指下分明。(四)针刺手法轻重针刺补泻的关系针刺补泻,是针对病证的虚实而施以补法或泻法的针刺方法,《灵枢·经脉》指出:"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针刺手法轻重。是行针时所用的刺激量,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

http://qihuangzhishu.com/113/49.htm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_《卫生宝鉴》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泻.(肝胆之经.前后寒热不同.逆顺互换.入求责)心小肠.(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三焦命门补泻同)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凉寒热补泻.(各从其宜.逆从互换.入求实)肺大肠.(味)酸补辛泻....

http://qihuangzhishu.com/632/228.htm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_《汤液本草》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泻(肝胆之经,前后寒热不同,逆顺互换,入求责)。心、小肠∶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三焦命门补泻同)。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凉寒热补泻各从其宜(逆从互换,入求责)。肺、大肠∶味酸补辛泻;气补温泻。肾、...

http://qihuangzhishu.com/245/13.htm

灸法补泻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杨上善注解说:“吹令入以攻其病.故日泻也。 傅音付.以手拥傅其艾吹之,使火气不散也。”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拾遗杂论》说“灸火有补火泻火。若补火,艾火黄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朱氏发挥了《黄帝内经》灸疗补泻的要领。明代李梃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59.html

针刺手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治疗的操作方法。简称针法或刺。①指针刺时所使用的各种操作方法,包括进针、运针和出针。②专指运针时所使用的各种促使针刺得气,或保持加强针感,以及针刺补泻的方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46.htm

《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针法 眼针手法问题 眼针起针问题 眼针适应症及配穴治疗 眼针注意事项 针灸大成针法 十二字手法及下手 杨氏针法 关于针法补泻作用的论述 金针赋针法 下针十四 调气运气 飞经走气四 治病 烧山火、透天凉 阳中隐阴、阴中隐阳 子午...

http://qihuangzhishu.com/113/index.htm

《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针法 眼针手法问题 眼针起针问题 眼针适应症及配穴治疗 眼针注意事项 针灸大成针法 十二字手法及下手 杨氏针法 关于针法补泻作用的论述 金针赋针法 下针十四 调气运气 飞经走气四 治病 烧山火、透天凉 阳中隐阴、阴中隐阳 子午...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index.html

针头补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补泻手法名。又称手指补泻,指以左手为主的针刺辅助手法。《针灸大成》:“此乃补泻之常法也。非呼吸而在手指……”,如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努之、爪而下之等均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96/48.htm

脏气时升降浮沉补泻图说_《脾胃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脏气时升降浮沉补泻图说(图)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循环无端,惟脾无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四季者,辰、戌、丑、未是也。人身形以应九野,左足主立春,丑位是也;左手主立夏,辰位是也;右手主立秋,未位是也;右足主立冬,...

http://zhongyibaodian.com/piweilun/811-4-2.html

下手口诀_《针灸大成》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下针之秘法也。』搓:搓而转者,如搓线之貌,勿转太紧,转者左补右泻,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为之左,大指往下,退为之右,此则迎随之也。故经曰:『迎夺右而泻,随济左而补暖。』此则左右补泻之大也。弹:弹而努之,此则先弹针头,待气至,却退...

http://qihuangzhishu.com/1043/105.htm

共找到365,43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