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SLE疗效确切。研究显示,LEF在狼疮肾炎的治疗中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静脉丙种球蛋白 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的作用机制包括封闭效应细胞上Fc受体,以及Fab段提供的抗独特型抗体对病理性免疫反应的负...
...摘要 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发现异常增高的循环白介素-6可导致狼疮性全身性病理损害;白介素-6异常增高在狼疮性小管间质损害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白介素-6及其信息传递中的GP130,JunB基因异常表达参与了弥漫性增生性狼疮性肾炎(LN)分子...
...诊断 本病诊断标准大多参考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提出的诊断条件,在11项标准中符合4项或以上即可诊断本病。国内成人多中心试用该标准特异性为96.4%,敏感性为93.1%,主要漏诊的是早期、轻型、不典型病例。中华风湿病协会1987年提出的...
...表现如关节痛、皮疹等,尤其是青年女性,应高度怀疑狼疮性肾炎。 3.确诊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前,有条件者应常规行血清免疫学检查如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等,以免误诊。 4.必要时行免疫病理检查(皮肤狼疮带试验和肾活检),亦有助于...
...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减退等的关系,与其他 原发性肾炎的机理大致相同。 西医病因 本病是机体对内源性(自身)抗原所发生的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并伴有T细胞功能紊乱。本病患者血清中可查得多种抗自体组织成分的抗体,其中抗DNA抗体,尤其是抗双链...
...能力下降,招致微生物反复侵袭;机体又不能产生足够量的抗体,以清除致病物质(抗原),致使抗原能持续存留机体内,并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组织,产生慢性炎症过程。 此外,非免疫介导的肾脏损害在慢性肾炎的发生与发展中亦可能起重要作用,如健存肾单位...
...protein)。此外,有报告链球菌细胞外成分中的一种阳电荷抗原也可能致病。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1)本病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肾炎,用免疫荧光方法可在肾小球上查见不规则的颗粒状沉积物(内含IgG、C3、备解素及微量C1q和C4)。电镜下可见此...
...的实验根据,例如兔甲状腺球蛋白经胰酶消化处理后可使兔产生免疫反应,经白细胞蛋白酶消化的兔的甲状腺球蛋白也能引起兔的甲状腺炎。(三)交叉抗原某些微生物的抗原与自身组织成分有共同抗原性。因此在感染这些微生物后,机体所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
...密切关系,持续高滴度的抗dsDNA抗体是狼疮肾炎的不祥之兆。1.抗核抗体的荧光形态及临床意义ANA的荧光形态和其相应抗原有密切关系,ANA的抗原性质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所以,观察荧光形态与临床诊断可能有一定联系。(1)周边型(或称核周型)...
...SLE的任何病程阶段中均可出现肾损害,有时在发病多年以后才发生,但以1-2年较多见,并随着病程的迁延而增多。有的以肾炎形式开始发病,以后才出现多系统症状。在临床上肾外表现与肾损害并无明显平行关系。活动性SLE患者,可无肾损害;但有严重肾损害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