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卫生行政起步:西医当朝,中医在野?--百年中医沉浮③_【中医宝典】

...□ 郑洪 陆金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 近代以降,西风东渐,中医面临生死存亡之变局。中医之路,“返古”还是“维新”?“百年中医沉浮”透过百年烟云,直指当下。 新政中的卫生机构 100多年前中国城市卫生是什么状况呢?1862年访问上海日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771.html

推崇书目——探索名老中医读书之路_【中医宝典】

...□ 刘更生 颜纯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名老中医之路》凝聚了97位中医名家治学经验,为我们开辟了一条中医学习之路。就读书而言,除了经典备受推崇外,还有一些书受到部分医家特别推荐,今将与临证相关部分书目列后,以资参研。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376.html

与《名老中医之路·续编》续缘_【中医宝典】

...大师邓铁涛教授在序文中写道:“这本巨著是二十一世纪青年中医和有志于发扬中医药学人们必读之书,是一部值得中医教育家和高等教育行政部门深入研究重要著作”。 《名老中医之路·续编》续深了与主编张奇文祖上情谊,这得从我祖辈说起。我祖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373.html

中医百年复兴路_【中医宝典】

... “文革”后,中共中央转发了卫生部党组《关于认真贯彻党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报告》,这就是改变了许多中医命运中共中央7856号文件,邓小平批示说:“这个问题应该重视,特别是要为中医创造良好发展与提高物质条件。”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195.html

读书入径方法——探索名老中医读书之路_【中医宝典】

...□ 刘更生 颜纯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读中医书,通常要讲究次序。通过分析《名老中医之路》医家读书经验,可知学习中医读书入径主要有二,一是由浅入深,一是由深而浅。 由浅入深,即从流溯源,就是先读一些浅显易懂书,然后再读经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038.html

海外中医--一个非学医者所见所闻_【中医宝典】

...想大概是洋人当局故意放一马,尊重你民族医学,传统文化,反正你没有名目张胆地开医院,随你去了。而且基本没有洋人来看病。 海外开中医诊所,洋人不来看病,难道都是中国人?也不是。有所在国居留权绿卡中国人也不来看中医。一个中国人取得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51.html

看似寻常最崎岖_【中医宝典】

...读者既可加深对原文理解、记忆,又可用中医古训指导自己临床实践。读古训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在学习中医、应用中医时能“用得上”,这是《传承中医》又一特色。虽然此丛书看似平铺直述,读后确有“平常之处见崎岖感受,回味绵长。 最后,理论与实践...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077.html

中医人要练童子功——探索名老中医读书之路_【中医宝典】

...□ 刘更生 颜纯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遥想专栏初辟当年,莘莘学子,奔走相告,《学报》一到,先睹为快,笔录手抄,不分昼夜。”这是江西名中医朱炳琳在《到处逢人说凤梧》一文中,对“名老中医之路”专栏回忆。国医大师路志正:“先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009.html

健康之路樊正伦_【中医宝典】

...该如何看待这些现象呢?中医和西医看病有哪些不同?到底什么时候该吃药?如何科学地通过医药来养生呢?中医文化在这方面又有什么独到见解? 古埃及、古罗马、古中国都有过灿烂文化,但是五千年来没有文化断层民族,恐怕只有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繁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066.html

张奇文和《名老中医之路》_【中医宝典】

...令人肃然起敬。 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张奇文教授继编撰《名老中医之路》之后,又主编《名老中医之路续编》,还建立了“名老中医研究室”。在介绍、研究名老中医自学、家传、师承、学校学习经验以及成长历程同时,对引导新一代名医成长,启迪当今中医教育...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282.html

共找到1,175,3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