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受传儿科医论医案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149-150]...
...汪受传医案—一湿热泻 王某,男,1 3个月。 【初诊日期】 2004年1 2月5日。 【主诉】 发热伴腹泻1天。 【现病史】 1天前患儿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偶咳。今晨起,患儿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便稀,水样便,已7次。诊时,患儿...
...,无力化气行水,继之聚水成痰。《冯氏锦囊秘录·痰饮大小总论》云:“虽然人但知痰之标在脾,而不知痰之本更在于肾。盖痰者水也,有肾虚不能制水,水泛为痰。”痰湿停留形成浊邪,顽痰黏腻胶滞,痹阻于肺间质,肺络通气功能下降,主气失司。临床可见咳嗽,...
...往往提示内有血液郁滞的情况,诸如气滞血瘀,寒凝血脉和痰瘀阻络等病理皆可见之,临床上于胸痹心悸,痰饮喘咳,中风,偏瘫,噎膈鼓胀,癥瘕积聚等疾每每出现。据报道,面部两颧出现蟹爪纹及舌下络脉怒张能较早反应“肺慢阻”实可见一斑。第五节 甲相先兆甲相为...
...白厚腻。初见小效,守法加川黄连4g,再进5剂。后以此为基本方,每周5-7剂。治疗2个月。 【按语】 本案辨病为中医“五迟”,证属痰瘀阻滞脑络。治当涤痰开窍、活血通络,投以通窍活血汤合二陈汤加石菖蒲、郁金、丹参、灵磁石以达化痰通络、开窍醒神少...
...气滞、痰阻日久,入血入络,使血行失畅,脉络不利,而致气血瘀滞,或痰瘀交阻,中阳不运,心血瘀阻,络脉不通。对痛久入血络,胸痹引痛之血络痹痛者,叶氏治以活血通络法,药用炒桃仁、延胡索、川楝子、木防己、川桂枝、青葱管,使瘀去络通,血行流畅,病可...
...不通,则可出现胸痹诸症;又如疟病日久,疟邪与痰瘀交阻于络脉,最终形成疟母居于胁下。 瘀血凝络 络脉的主要功能是运行人体气血。若邪阻于络脉,无论是外邪入络,还是机体功能失调后的病理产物阻于络脉,则络中气血运行受阻而瘀滞,最终导致瘀血阻络。瘀血...
...张某,男,4岁。 【初诊日期】 2001年5月21日。 【主诉】 反复呼吸道感染1年余。 【现病史】 患儿2000年9月上幼儿园后,反复出现发热、鼻塞、流涕。2001年至今,已因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2次住院治疗。平均每月发热1-2次,...
...临床表现当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肝郁化火上扰,脾虚酿痰阻窍,进而痰瘀互阻壅络,是本病发生的关键所在。治疗当抑肝扶脾,祛瘀化浊,通络开窍。 方选:疏肝郁、泻肝火、健脾胃、通窍络、化瘀浊的龙胆泻肝汤合张氏镇肝熄风汤加...
...通经活络。主风湿痰阻,瘀停经脉。(面神经神炎)【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马瑞宣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