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一件混帐事_文学家_【文学360】

...作为一个文人,欧阳修在北宋这个重文轻武时代也犯过蔑视武将错误。尽管这事是欧阳修,但他不是主谋,而且当时时代特点也是这样,欧阳修有这样行为不奇怪。但单从事件本身讲,欧阳修干得混帐。 北宋大将狄青本来出身步兵,经过不断奋斗终于成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07.html

欧阳修虚心求教_文学家_【文学360】

...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被贬滁州任太守。此后,他时常闲游山水,并与附近琅琊寺智仙和尚结为好友。为便于他游览,智仙和尚带人在山腰盖了座亭子。亭子建成那天,欧阳修前去祝贺,为之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千古传诵散文名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291.html

曾巩生平_文学家_【文学360】

...周游全国,得当时名士王安石和欧阳修赏识,后来成为了欧阳修得意门生,并称“欧曾”。 进士考试时,梅圣俞为考官,辅助主考官欧阳修阅卷,发现了苏轼写“刑赏忠厚之至论”,惊为天人,并推荐苏轼试卷给欧阳修批阅。欧阳修颇惊其才,但是试卷糊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898.html

欧阳修人物评价_文学家_【文学360】

...欧阳修前期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严重危机,有较清醒认识。主张除积弊、行宽简、务农节用,与范仲淹等共谋革新。晚年随着社会地位提高,思想渐趋保守,对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和讥评;但比较实事求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285.html

欧阳修介绍

...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以太子少师退归,赠太子太师,谥号文忠。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继承并发展了韩愈古文理论,主张文以明道,反对“弃百事不关于心”(《答吴充秀才书》),主张文以致用,反对“舍近取远”(《与张秀才第二书》),强调...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378.html

欧阳修行文求简_文学家_【文学360】

...欧阳修在翰林院任职时,一次,与同院三个下属出游,见路旁有匹飞驰马踩死了一只狗。欧阳修提议:“请你们分别来记叙一下此事。”只见一人率先说道:“有黄犬卧于道,马惊,奔逸而来,蹄而死之”,另一人接着说:“有黄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最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292.html

欧阳修文学成就_文学家_【文学360】

...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成就,以散文为最高。苏轼评其文时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欧阳修欧阳修虽素慕韩文深厚雄博,汪洋恣肆,但并不亦步亦趋。 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有政论文、史论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296.html

曾巩生平_文学家_【文学360】

...曾巩人物生平 曾巩宋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儿童时代曾巩,就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白幼就表现出良好天赋。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嘉佑二年(1057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908.html

苏轼生平

...幼年接受良好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更不可能有日后文学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赏识...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363.html

欧阳修饮茶癖好_名人名茶_【中医宝典】

...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欧阳修仕宦四十年,上下往返,窜斥流离。晚年他作诗自述,欲借咏茶感叹世路之崎岖,却也透露了他仍不失早年革新政治之志。当然,这里更直接是述说了他一生饮茶癖好,至老亦未有衰减。欧阳修爱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茶事诗文,...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cha/a13743.html

共找到848,1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