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以嫩叶同桑叶捣贴。(第七。)诸失血,熬膏入赤小豆,炒末丸服。(第八。)霍乱未吐泻,胀满,水煎服。(第九。)劳复食复欲死,煎服。(第十。)伤寒气喘,水煎服。(十一。)感寒上气,同陈皮服。(十二。) 目录 《本草易读》紫苏梗叶 ▼ 相关...
...《备急千金要方》七熬丸治月经不利,手足烦热,腹满默默不欲寤,心烦方。大黄(一两半) 前胡(一作柴胡) 芒硝(熬,各五两) 葶苈 川椒(并熬,各六铢) 生姜 川芎 茯苓(各十五铢) 杏仁(九铢,熬) 桃仁(二十枚熬) 虻虫(熬) 水蛭(各半...
...水开后放入洗净备好的鱼鳅串根(去叶)10~15克,再关至小火,慢慢熬35分钟左右,关火滤取汤汁,一碗鲜美可口的健脾开胃汤就制作好了。 服用方法: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50~200毫升,具体用量根据小儿正餐饮食多少而定。剩余汤汁置于冰箱冷藏室内,...
...目录 《备急干金要方》七熬丸 《备急千金要方》七熬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备急干金要方》:七熬丸【处方】大黄45克 前胡(一作柴胡)芒消(熬)各150克 葶苈 蜀椒(并熬)各7.5克 生姜 芎藭各22.5克 茯苓18克 杏仁11克...
...《饮膳正要》熬蹄儿羊蹄(五副,退洗净,煮软,切成块) 姜末(一两) 料物(五钱)上件,下面丝炒,葱、醋、盐调和。 目录 《饮膳正要》熬蹄儿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饮膳正要》熬蹄儿 羊蹄(五副,退洗净,煮软,切成块) 姜末(一两) 料...
...绿豆有解毒清心的作用,因此,很多人喜欢夏天在家里熬点绿豆汤,但熬的时间长短很有讲究。据湖北省中医院内科熊家平教授介绍,如果想消暑,熬10分钟左右,只喝清汤就可以了;要想解毒,则要熬的时间长点,最好将豆子一起吃下。 熊教授告诉记者,绿豆性凉...
...目录 《中药大辞典》枣叶 《中华本草》枣叶 《名医别录》枣叶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枣叶 【出处】《本经》 【拼音名】Zǎo Yè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枣的叶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大枣"条。 【化学成份】叶含蜡醇...
...熬是煮烂或煎干。煮烂:如猪肤汤(张仲景《伤寒论》方。猪肝一斤,用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匀)中的熬香,就是煮烂而有香气。煎干:例如煎膏药(指薄贴)又称熬膏药,把药物放在麻油内熬成稠厚而能凝固的膏。 ...
...太阳未升时,采楸树叶,熬之为膏,敷其外;内以云母膏作小丸服,尽四两,不累日而愈也。东晋范汪,名医也,亦称楸叶治疮肿之功。则楸有拔毒排脓之力可知。【附方】旧七,新一。上气咳嗽,腹满羸瘦者︰楸叶三斗,水三斗,煮三十沸,去滓,煎至可,丸如枣大。以筒...
...风湿肿胀,白浊、疝气、癣疮(时珍)。 【附方】旧六,新十。 水谷下痢︰见果部橡实下。 老少瘴痢,日夜百余度者︰取干楮叶三两(熬),捣为末。每服方寸匕,乌梅汤下,日再服。取羊肉裹末,纳肛中,利出即止。(杨炎《南行方》)。 小儿下痢赤白,作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