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痘新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痘疹专着。十二卷。清·张琰撰。刊于1741年。卷一-二载药性痘疹诊法及治疗大要;卷三介绍种鼻痘之法;卷四-八为痘疹各期的证法;卷九痘后杂症及调治;卷十女子痘症;卷十一麻疹论治;卷十二麻痘诸方。本书再一次论述了痘疹的发病规律和诊治大法,并...

http://qihuangzhishu.com/196/751.htm

痘疹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痘疹、麻疹丛书。清·吴学损辑。刊于1676年。本书系《痘疹金镜录真本》、《痘疹心法秘本》、《痘疹百问秘本》、《痘疹图像》(此书又包括《痘疹玉髓图像》及《痘疹集图善本》二种)及《麻疹心法》等书的合刊本。因前四种均为痘疹著作。故名“四全书。...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731.htm

痘疹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痘疹、麻疹丛书。清·吴学损辑。刊于1676年。本书系《痘疹金镜录真本》、《痘疹心法秘本》、《痘疹百问秘本》、《痘疹图像》(此书又包括《痘疹玉髓图像》及《痘疹集图善本》二种)及《麻疹心法》等书的合刊本。因前四种均为痘疹著作。故名“四全书。...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00.htm

《生草药性备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二卷。清·何谏撰。刊于1711年。本书收载《本草纲目》未载之药315种(这些药多产于我国东南数省)。每药分别记述药名、别名、产地、性味和主治等内容。其中从草药形态推断药性,颇具特色。如药草之茎成四棱形而叶对生者其性多温,茎梗圆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479.htm

《生草药性备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二卷。清·何谏撰。刊于1711年。本书收载《本草纲目》未载之药315种(这些药多产于我国东南数省)。每药分别记述药名、别名、产地、性味和主治等内容。其中从草药形态推断药性,颇具特色。如药草之茎成四棱形而叶对生者其性多温,茎梗圆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52.htm

桃仁杏仁性用之异同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杂症痘疹药性·卷八》曰:“杏仁治气秘,桃仁治血秘。(桃仁)虽云苦以去滞,甘以生新,然究竟破血之功多而益血之力少,但走血分而性滑润,佐麻仁、当归以治燥结,如神耳。”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853.html

桃仁杏仁性用之异同_中药鉴别_【中医宝典】

...血,桃仁、陈皮。”《杂症痘疹药性·卷八》曰:“杏仁治气秘,桃仁治血秘。(桃仁)虽云苦以去滞,甘以生新,然究竟破血之功多而益血之力少,但走血分而性滑润,佐麻仁、当归以治燥结,如神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9469.html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李东垣 朝代:元 年份:公元1271年—1368年 序 卷一\总赋 寒性 热性 温性 平性 用药发明 标本论 用药法 药性升降浮沉补泻法 五脏所欲 五脏所苦 五气凑五脏例 五行五色五味走五脏主禁例 手足三阳表里引经主治例 诸药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zhunangbuyiyaoxingfu/index.html

痘疹部(下)_《疡医大全》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自痘疹主治诸方,以及痘疔、痘痈,皆汇于此部中,以便检阅治。...

http://qihuangzhishu.com/344/1096.htm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李东垣 朝代:元 年份:公元1271年—1368年 序 卷一\总赋 寒性 热性 温性 平性 用药发明 标本论 用药法 药性升降浮沉补泻法 五脏所欲 五脏所苦 五气凑五脏例 五行五色五味走五脏主禁例 手足三阳表里引经主治例 诸药泻...

http://qihuangzhishu.com/877/index.htm

共找到131,66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