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全文_【黄帝内经】

...。明代马莳编灵枢注证发微,是历史上全注灵枢的第一人。 九针十二原灵枢第一 灵枢第二 小针解灵枢第三 邪气藏府病形灵枢第四 根结灵枢第五 寿夭刚柔灵枢第六 官针灵枢第七 本神灵枢第八...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8.html

灵枢·_金针秘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此为针灸家根据经认穴,扼要治病之祖,其十二经五脏六腑之井荥俞经合各穴之发明。非开天明道之圣人不能通晓,非后世言解剖者,所能几其万一。凡人周身之穴道,及用针灸治病之方法,俱由此逐渐发明,尤为针灸家不可不读。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zhenmichuan/716-5-2.html

病狂第二十二_灵枢

...阳明,后取手太阴、太阳、阳明。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顷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骰二十壮。①'泪毗外下为内毗":此二十六字与本篇文义不符,前人疑为错简。村素将此段移了'热病第二十二'"目中赤痛,从内目眺始,取...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83.html

刺_针灸疗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刺指刺四肢部的井、荥、俞、经、合等穴位和背部的脏俞穴。 【刺】 九刺法的一种。指刺四肢部的井、荥、俞、经、合等穴位和背部的脏俞穴(灵枢.官针)。十二刺的一种方法。用于治疗气盛而有热的病症。其方法是将针直入直出地进行深刺,取穴宜少...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52.html

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同腧穴。泛指全身穴位。,古与俞、腧通。故亦称俞穴或腧穴。详见腧穴条。②五输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注为。”意指脉气至此已较强盛,如水流能注于深处。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阴经的穴是经的原穴,阳经的则不是。其临床应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93/754.htm

厥心痛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平按:此自篇首至“形中上者”,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四厥病。自“心痛引腰脊”至“得之立已”,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自“心疝暴痛”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三热病。又自篇首至末,见甲乙经卷九第二。厥心痛,与背相控...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27-5.html

九刺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编者按:此萧氏未见,本次以仁和寺为底本,参校盛文堂本补入。此见于灵枢·官针第七,又见甲乙经卷五第二。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一曰刺,刺者,刺诸经荥也。取五脏经荥,故曰刺。编者按:“以”字,灵枢作“曰”,...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23-9.html

黄帝内经·灵枢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黄帝内经简介 序 黄帝内经·灵枢 九针十二原第一 第二 小针解第三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根结第五 寿夭刚柔第六 官针第七 本神第八 终始第九 经脉第十 经别第十一 经水第十二 经筋第十三 骨度第十四 五十营第十五 营气第十六 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01/index.htm

五刺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平按:此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二第七官针,又见甲乙经卷五第二。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一曰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毋①令针伤多,如拔发爪②,以取皮气,此肺之应。凡刺不减一分,今言半刺,当是半分,故以拔发爪,欲令浅刺,多则伤...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23-5.html

厥心痛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平按:此自篇首至“形中上者”,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四厥病。自“心痛引腰脊”至“得之立已”,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自“心疝暴痛”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三热病。又自篇首至末,见甲乙经卷九第二。厥心痛,与背相控...

http://qihuangzhishu.com/106/130.htm

共找到510,87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