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篇。 △《易论》三十三卷 右皇朝王昭素撰。昭素居酸枣,太祖时,尝召令讲《易》。其书以《注》、《疏》异同,互相诘难,蔽以己意。昭素隐居求志,行义甚高,史臣以王烈、管宁比之。 △《证坠简》一卷 右皇朝天禧中毗陵从事建溪范谔昌撰。其书酷类郭京《...
...為之,加以「春秋」之名,其作八卷者,猶仍漢志之舊。此併為四卷,且篇目不載全文,視前舊刻本,漸失古意矣。惟崇文總目、書錄解題俱十二卷,而四庫書目及余家舊刻作八卷,疑又經後人併合。以符漢志八篇之數也。(拜經樓藏書題跋記卷四) 晏子春秋八卷明綿眇...
...20、《骈拇》原文-出自《庄子》外篇 21、《知北游》原文-出自《庄子》外篇 22、《天下》原文-出自《庄子》杂篇 23、《渔父》原文-出自《庄子》杂篇 24、《说剑》原文-出自《庄子》杂篇 25、《盗跖》原文-出自《庄子》杂篇 26、《让...
...1、《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原文-出自《战国策》之《燕策》 2、《秦并赵北向迎燕》原文-出自《战国策》之《燕策》 3、《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原文-出自《战国策》之《燕策》 4、《张丑为质于燕》原文-出自《战国策》之《燕策》 5、...
...《舆服下》原文-出自《后汉书》 2、《百官五》原文-出自《后汉书》 3、《百官四》原文-出自《后汉书》 4、《舆服上》原文-出自《后汉书》 5、《百官三》原文-出自《后汉书》 6、《百官二》原文-出自《后汉书》 7、《百官一》原文-出自《...
...则析之学,盖兼名、法家也。今其书大旨讦而刻,真其言也,无可疑者。 而其间时�取他书,颇�杂不伦,岂後人附益之欤? △《人物志》三卷 右魏邯郸刘劭孔才撰,伪凉敦煌刘�丙注。以人之材器志尚不同,当以“九徽”、“八观”,审察而任使之。凡十二篇。劭...
...所著《葬书》二十篇,多後人增以谬妄之说。蔡元定尝去其十二而存其八。後世之为其术者分为二宗,一曰宗庙之法。始於闽中,其源甚远。至宋王伋乃大行。其为说主於星卦,阳山阳向,阴山阴向,不相乖错,纯取八卦五星以定生克之理。其学浙中传之,而用之者甚鲜。...
...《景公怒封人之祝不逊晏子谏》 1、景公怒封人之祝不逊晏子谏:景公游于麦丘,问其封人曰:“年几何矣?”对曰:“鄙人之年八十五矣。”公曰:“寿哉!子其祝我。”封人曰:“使君之年长于胡,宜国家。”公曰:“善哉!子其复之。”曰:“使君之嗣,寿皆若...
...內篇諫上第一〔一〕 莊公矜勇力不顧行義晏子諫第一〔二〕莊公奮乎勇力,不顧于行義〔三〕。勇力之士,無忌于國,貴戚不薦善,逼邇不引過〔四〕,故晏子見公。公曰:「古者亦有徒以勇力立于世者乎?」晏子對曰:「嬰聞之,輕死以行禮謂之勇,誅暴不避彊謂之...
...原文-出自《战国策》之《魏策》 11、《秦拔宁邑》原文-出自《战国策》之《魏策》 12、《成阳君欲以韩魏听秦》原文-出自《战国策》之《魏策》 13、《管鼻之令翟强与秦事》原文-出自《战国策》之《魏策》 14、《为魏谓楚王》原文-出自《战国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