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医家。字全善,一名公爽,浙江萧山人,其曾祖楼文隽为名医,英自幼聪颖,读书甚多,尤善医理、易理、研习《内经》及其后历代著名医家著作,与同时代名医戴思恭交往甚密,互相砌磋,医术益精,医理更明。尝应召入京,后以老辞归。其所著《医学纲目》四十...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开办糖尿病专科门诊的先例。 为使农民得到名医的诊治,1986年,祝老特意在当时的顺义县主持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农村中西医专家门诊部(现北京金方国医院)。为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时年72岁的祝老仍坚持门诊,风雨无阻,从不延误,并亲邀...
...陈实功(1555~1636年),字毓仁,号若虚,江苏南通人,明代著名外科学家,自幼精研外科医术,“心习方,目习症,或常或异,辄应手而愈”。陈实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于1617年编著《外科正宗》一书,全书共12卷157篇,对痈疽、...
...熊肾鞭、麂胎、马胎衣、野猪香、耗貂香。 虫类13种:飞蚂蚁蛋、臭皮虫(波那弱)、土小狗(嗄桥姆)、棕树上虫、黄刺果根(刹那波日)上虫、蜈蚣(塞西莫)、蚂蚁窝(树上蚂蚁包)、刘寄奴上虫、松树树上虫、蚯蚓、灶妈妈虫、竹中虫、蝌蚪。 分泌排泄物8...
...明末清初医家。字观子。杭州(今属浙江)人。清顺治初(约1645年)补诸生。后弃儒研医,尤邃于医经。以《灵枢》早于《素问》,互为表里,故纂《灵素合钞》十五卷。仿滑寿《素问钞》,自摄生至运气,分十二类。又集中外历代医籍数千卷,考辨参订,辑为《...
...谓之(上艹下害),其小者谓之(艹酿)葇,按(艹酿)葇,即香薷也,亦名香葇,《名医》别出香薷条,非,今紫苏薄荷等,皆苏类也,《名医》俱别出之。上菜,中品三种,旧四种,考葱实宜与同条,今并假苏,宜入草部。《食疗本草》水苏(一)一名水苏。熟捣生叶,...
...认为:“夜半收心静坐少时,此生发周身血气之大要也”。他还主张“安于淡泊,少思寡顾。省语以养气,不妄作劳以养形,虚心以维神”。另外,攻下派的张子和也将导引吐呐列为治病方法之一。 明至清末,气功在医学界更受重视,气功养生的著述也较多。明代名医...
...□ 程凯 杨金生 王莹莹 王宏才 朱兵 程莘农院士名医工作室医者水平“得气”和针灸医生针刺时的选穴是否精确,针刺手法是否娴熟、运用是否恰当有关。程莘农认为要在针刺的时候辨证论治,据证选穴,熟练针刺,行针才能有得气的感觉,也才能有良好的治疗...
...、柠檬烯、1,8-桉叶素、蛔蒿酮、α-侧柏酮、蛔蒿醇和β-波旁老鹳草烯。 【药理作用】全草的乙醇或丙酮的提取物有抗红色毛癣菌的作用(体外)。 【性味】苦微甘,寒。①《别录》:"味苦,温,无毒。"②《纲目》:"苦微甘,温,无毒。"③《医林纂要...
...华士谒姜公,并谦曰:‘昔日有眼不识泰山,今特来请出山。’体乾下塌曰:‘余处穷乡,贫病者多,不能出。’乃款留而去。” 乾嘉时期的龙砂地区已是医家汇萃,形成了名医群体,影响也远远超越了江阴及其周边地区。 嘉庆元年(1796年),学者孔广居先生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