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
...缺氧性颅内出血,多见于早产儿,缺氧时出现代谢性酸,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溢,多为渗血或点状出血,出血量常不大而出血范围较广和分散。 (三) 其他 新生儿的出血性疾病(如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等及颅内先天性血管畸形可引起...
...出生前应防止早产及避免窒息。 1、做好工作,避免早产、提高产科技术,减少新生儿窒息和产伤,对有出血性疾病的孕妇及时给予治疗。 孕妇须绝对卧床以减少子宫收缩,并可用拟β-肾上腺素能类药物如羟苄麻黄碱(ritodrine)以推迟分娩。 2、...
...维生素C缺乏症、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即为血管本身异常所致;高胱氨酸尿症等即为血管外异常所致。 血小板数量改变和黏附、聚集、释放反应等功能障碍均可引起出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及血小板增多症等,均为血小板数量异常所致的...
...肠痉挛表现为恶心、腹泻和肠绞痛。 2.低钠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醛固酮缺乏症患者的低钠血症多为缓慢发展而来,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口渴、体位性眩晕、感觉迟钝等;但先天性原发性醛固酮缺乏症的患儿也可因血钠急剧下降出现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如恶心、剧烈...
...我们千万不可忽略了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即纯母乳喂养的小儿维生素k缺乏明显。由此我们要再次提醒其他的家长:新生儿出血症只要及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首先,是给孕晚期的妇女服用维生素k。现有人主张孕母37周后开始口服维生素k10毫克,每天一次;生...
...中度增大。 (2)新生儿败血症。 2.非感染性 (1)新生儿溶血症。 (2)胆道闭锁 目前已证实本症多数是由于宫内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生后进行性胆管炎、胆管纤维化和胆管闭锁;若管壁薄弱则形成胆总管囊肿。多在出生后2周始显黄疸并呈进行性加重;粪色...
...主要特点是患儿突然发生出血,而其他情况都很正常,也没有严重的潜在疾病,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均正常,血液中没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注射维生素K1后,可在几小时内出血可很快停止。根据发病日龄及合并症的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 1.早发性出血 ...
...L。儿童的标准为10~14岁低于4.5X10^9/L,5~9岁低于5.0 X10^9/L,小于5岁低于5.5 X 10^9/L。 2.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成人低于2.0 X 10^9/L,时称中性粒细胞...
...预防意外造成的颅脑外伤,尤其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儿;预防产伤和缺氧造成的新生儿颅内出血;提倡母乳喂养,生后常规补充维生素K剂,以预防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做好预防接种工作,积极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等。 预后 ICH的预后与其发病年龄、病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