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选穴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取穴法之一。本经罹病即在本经的循行路线上选取穴位的方法。又称本经选穴法。本法沿自《内经》“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并为后世医家所重视。《针灸问对》:“病随经所在,穴随经所取,庶得随时应变之理。”又《医学入门》:“因各经之病而取各经之穴...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1.htm

大肠经_《医学归》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是经起于商阳穴,终于迎香穴。)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之端,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间,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外前廉,上肩,出 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

http://qihuangzhishu.com/843/20.htm

经取穴_针灸疗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经取穴是在针灸治疗时可以在与患病局部相同的经脉上。 【经取穴】 全身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均有一定的路线,在针灸治疗时可以在与患病局部相同的经脉上。选用远隔患部的穴位。这种取穴的方法即经取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65.html

按时经取穴法_《手掌与疾病》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按时经取穴,是在病经经气流注时辰内,采取该经的适当穴位进行治疗。例如:肺经有病,在寅时取肺经的适当穴位进行治疗。大肠经有病在卯时取大肠经适当穴位治之。胃经有病在辰时取胃经的适当穴位治疗。余类推。...

http://qihuangzhishu.com/134/40.htm

经感传现象的研究_经络腧穴_【中医宝典】

...用各种方法刺激穴位时,受试者从被刺激的经穴开始,沿着经脉循行路线而产生的如酸、麻、胀、痛、蚁行等感觉传导现象,称为经感传现象。 一、经感传现象在人群中的出现率 (1)正常人群的经感传现象 20世纪70年代,国家卫生部颁布了测定经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21.html

经感传的形成机理_【中医宝典】

...胡翔龙 许金森 吴宝华 杨广应 张福强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经感传现象是古人创立经络学说的一个重要根据,因而深入研究经感传现象及其形成机理也是我们今天探讨经络实质的重要依据和切入点。笔者应用大脑皮层体觉诱发电位地形图技术,观察刺激穴位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17.html

衣摸床_《张氏医通》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衣撮空摸床。多是大虚之候。不问杂病伤寒。以大补之剂投之。多有得生者。许学士谓肝热风淫末疾。故手为之衣撮空。其人必谵语妄言。经谓肺入火为谵妄是也。海藏云。妇人血风证。因大脱血崩漏。或前后失血。因而枯燥。其热不除。衣撮空摸床。闭目不醒。...

http://zhongyibaodian.com/zhangshiyitong/495-16-7.html

三焦经_《医学归》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是经起于关冲穴,终于耳门穴。)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之端,上出两之间,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 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igui/843-9-4.html

经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奇效良方》经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奇效良方》:经丸【处方】川乌(炮.去皮脐)、当归(酒浸)、地龙(去土)、南星(炮),各三两。草乌(一两.炮.去皮脐),豆饼(二两.用黑豆.不以多少.去皮.好酒煮烂.使酒干擂碎.捏作...

http://zhongyaofangji.com/x/xunjingwan.html

共找到113,2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