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四时调养神志而未病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圣人之道。 ——语出朱丹溪《丹溪心法》 释文:认为顺四时、调养神志,这样的未病是保全身体、延长寿命的圣人之道,所以朱丹溪主张要夜卧早起于发陈之春,早起夜卧于蕃秀之夏,以之缓形无怒而遂其志,以之食凉食寒而养其阳。圣人春夏未病者如此。与鸡...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33.html

张仲景未病四层涵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聂惠民 北京中医药大学 未病学说,是中医学独特的预防医学理论。未病的学术思想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之中,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学说,将未病的学术思想贯穿于《伤寒杂病论》全书的始终。其中《金匮要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966.html

圣人不治已病未病解_《景景医话》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金匮》云:上工未病何也?师曰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睥,当先实睥,余脏准此。《不谢方·序》云:疾甚曰病。谓人于已疾之后未病之先,即当早为之药。引《说文》疾病也,病疾加也为证。两说不同。愚按《内经》云善治者皮毛,其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jingyihua550/148-25-0.html

亚健康≠中医之未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认为未病就是对亚健康的治疗和调理,这很不恰当。因为亚健康是生命现象的异常反应,是病人切身感受到的痛苦,对个体生命而言,显然属于已病范畴,高校教材《中医内科学》中就列有头痛不寐虚劳等等内容。 个体生命的已病未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038.html

未病太昊妙锋针有优势_【中医宝典】

...养血,必先理气。人在未生病之先,可理气以预防。 中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以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更要防病;不但防病,更要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应计划采取防变措施,这样才能掌握治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850.html

圣人不治已病未病解_《景景医话》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云:上工未病何也?师曰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睥,当先实睥,余脏准此。《不谢方·序》云:疾甚曰病。谓人于已疾之后未病之先,即当早为之药。引《说文》疾病也,病疾加也为证。两说不同。愚按《内经》云善治者皮毛,其次...

http://qihuangzhishu.com/148/24.htm

未病是中医药的特色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张军 山西省运城市紫苑中医老年病研究所 未病已成为我们当今谈论健康的主导话题。当我们翻开四大经典和历代名医的论著时,我们不难发现未病的理念始终贯穿于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治病必求于本,探讨未病的理念,...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985.html

中医治未病_【中医宝典】

...中医未病说,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被提出来了。《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中医对药物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认识,是非常超前和科学的,同样是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 毋庸置疑,中医未病说的意义除表现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954.html

亚健康中医的未病_【中医宝典】

...之中,将临床亚健康所涉及的症状以个体发病规律进行总结,按中医舌脉之象、症状属性、阴阳变化、脏腑特征等进行整合,则常见的亚健康状态可以说就是排除疾病状态的中医异常体质状态,即中医未病理论中的未病状态。但未病范畴与亚健康一样只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98.html

中医治未病助力健康医学战略前移_【中医宝典】

...高峰论坛暨未病健康工程启动,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未病健康工程旨在构建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 在21世纪国家卫生政策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270.html

共找到515,3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