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学会年会(AASLD)上公布的GLOBE两年研究结果表明,与目前常用的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拉米夫定相比,替比夫定(Telbivudine)能更快、更强地抑制乙肝病毒,而且具有更高的e抗原血清转换率;早期、强效抑制乙肝病毒可降低慢性乙肝...
...。 解放军传染病中心主任、治疗性乙肝蛋白疫苗课题组负责人张宜俊教授说,现有的干扰素、拉米夫定等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之所以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疗效不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产生免疫耐受,从而使抗病毒药不能发挥作用,结果导致用药后只能抑制病毒的复制,却...
...前不久,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一届关于如何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慢性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感染问题的欧洲共识大会(consensus confer-ence)。本次会议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将欧洲HIV合并肝炎病毒...
...抑制病毒与e抗原血清学转换对慢性乙肝的治疗都很重要。 据了解,现有用于慢性乙肝治疗的抗病毒药物主要分为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两大类。此前在我国正式上市的核苷类似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三种;干扰素则主要分为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两...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已有近30年的历史,医生积累了大量经验;而拉米夫定则是近年新开发的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于1999年经国家药检局批准上市,并于2000年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对于新药拉米夫定,病人有很多问题想问。如:它有哪些作用?服用有...
...3月29日,台湾成功大学医院内科教授张定宗在日本京都向媒体介绍说,在他为主要研究者的ETV-022研究中,用恩替卡韦0.5毫克每天治疗核苷初治患者,HBeAg阳性患者治疗1年后的病毒学、组织学、生化学疗效指标均显著性优于拉米夫定100毫克...
...态度上的误区,重视初治,预防耐药,将成为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主要方向。 ▲40年来 抗击乙肝收获颇丰 1967年,美国学者Baruch Blumberg博士及其同事报道了“澳大利亚抗原(Aa)”参与乙肝的形成,明确了这种抗原与乙肝有关。这...
...研究报告和临床应用状况,可以看出,我国抗乙肝病毒治疗的个体化观念正在增强,而新药研发以及新的临床应用研究都将为这一观念的具体运用注入活力。 ■治疗线路图概念日益明晰 去年下半年,我国部分医生接触到了医学界新推出的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线路图”概念,...
...在慢性乙肝的传统治疗理念中,一直存在“乙肝‘小三阳'比‘大三阳'病情轻,‘小三阳'患者无需治疗”的说法,但是在日前举办的“派罗欣”慢性乙肝适应症上市会上,与会专家提醒说,“小三阳”患者不意味着“脱离虎口”,这部分患者必须重视定期检查,...
... ⑴ 乙肝病毒DNA载量 治疗组e抗原阴性CHB患者经替比夫定治疗1年后, 乙肝病毒 DNA载量较治疗前降低5.23 log10,优于拉米夫定组的4.4 log1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非头对头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经阿德福韦酯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