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医”由来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寇宗奭宦游期间颇能留心医药因发现当时本草著作不无脱误于是深入实践反复验证搜访十余年撰成《本草衍义》一书太医学称此书“委是用心研究意义可采”对后世影响很大。金元四大之一朱丹溪医著《格致余论》中论道:“古人以医为吾儒...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60.html

金元医学流派纷呈_【中医宝典】

...张仲景《外科精要发挥》等现今仅存前三部书。� 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了“丹溪学派”对中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摘自中医药出版社曹东义主编《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39.html

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戴思恭_【中医宝典】

...戴思恭字原礼号复庵生于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卒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 戴思恭家传学儒并数世业医。据《浦阳建溪戴氏宗谱》记载自第14世行医始。戴思恭为第18世除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69.html

北宋著名儿科学家钱乙_【中医宝典】

...钱乙(约1032-1113)字仲阳山东郓州(今山东省东平)人北宋著名儿科学专书。世界医学史上与中国医学史上地位确是十分重要。钱乙也因此书名留医史。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73.html

中原古代文化造就了大批著名医家_【中医宝典】

...一种义务。所以张仲景在《诊枢要》和《十四经发挥》分别是诊断学专著和针灸专著均在中医发展史上占有光辉一页。著名医史专家明代李濂是河南开封人《医史》十卷我国首次以“医史”命名医学史专著书中为张仲景、王叔和、王冰等人补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41.html

请教“潜行散”方_【中医宝典】

...金元四大之一。 由于义乌气候、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嗜食酒肉厚味等情况因而有痛风病发生条件丹溪在67岁时著《丹溪心法·痛风63》中。列举了分别体质和不同证候加减用药对我们研究防治痛风病有很大启迪。如治酒湿痰痛风、气实表实骨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685.html

严世芸_三、不拘一格兼顾各家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自《黄帝内经》而下名医辈出先有“医圣”张仲景着《伤寒杂病论》经中所书方药常有奇效。后代医家则有唐代孙思邈、金元四大、明代张景岳、清代叶天士、王清任等名家在中医学发展长河中颇多建树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历代医家在《黄帝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anshiyun/480-3-3.html

小儿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金元时期医学由九科增至十三科以小方脉命名儿科和其他学科一样也有许多新发挥。这一时期主要儿科医家及医著是曾世荣及其《活幼心书》3卷、《活幼口议》20卷。另外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宋丹溪四大医家在儿科学术方面也都有不同...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24.htm

日本药都——富山之旅_【中医宝典】

...在日本原被称作“本道”日本明治维新之后西医成为主体从此传统医学改称为汉方。中日两国传统医学关系可以比喻为同源异流同干异枝。 “返魂丹”源自我国金元四大之一攻邪派代表人物张从正《本草纲目》同时也在不时地思考如何将中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650.html

卷下·四大论_《医学源流论》

...医道之晦久矣。明人有四大之说指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四人谓为千古医宗。此真无知妄谈也。夫仲景先生乃千古集大成之圣人犹儒宗之孔子。河间、东垣乃一偏之学。丹溪不过斟酌诸家之言而调停去取以开学者便易之门。此乃世俗之所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92.html

共找到1,151,23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