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总的来说不可靠,其中:1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改善病人预后,且显著增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的死亡风险。2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即β受体阻滞剂,为降低心肌梗死后和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猝死和总死亡率的唯一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据悉,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的王秀珍医师自1996年8月至2003年8月间,对6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52例作对照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浙江中医杂志》2004年第39卷第3期中对此作了...
...严重的低氧血症和青紫,如处理不及时,可发生心力衰竭,以前的病死率高达50%。近年来综合治疗和新的治疗方法如硫酸镁静脉滴注或NO吸入的应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并发心力衰竭的发生和预后已经大大改观。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持续...
...评价,对一些错误、遗漏或含糊不清的地方进行修订。此后,可每2~3年再版一次。《标准治疗指南》要作为医生岗前培训及考试资料、监督审计的依据和制定基本药物目录之用。 《基本药物目录》、《处方集》与《标准治疗指南》三者是什么关系? 《基本药物目录...
...监测对指导心力衰竭的治疗,血管扩张剂的选用有重要的价值,可酌情放置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根据病人前后负荷情况确定治疗方案(表3-2-2)。同时还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表3-2-2 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制订治疗方案心脏指数L/min/M2肺...
...降压药物联合用药,降压目标以130/80mmHg为宜,可以根据血压水平和强适应症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1、如果合并有心力衰竭、冠心病高危因素、糖尿病、预防中风复发时可选择氢氯噻嗪、寿比山等,尤其对于盐敏感型(水钠潴留型)高血压合适。 2、如果...
...一项探索中的技术,没有将其列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手段。而《房颤处理指南2006》不仅肯定了导管消融是一种独立的治疗手段,而且将其定位在二线治疗的地位。“鉴于一线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难以尽如人意,同时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堪忧,因此,导管消融名曰二线,...
... 2.慢性有症状心衰超过半年以上.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在正规抗心衰药物治疗下持续不见好转或进行性恶化,时间超过4周。...
...最近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布了2008版糖尿病标准化诊断治疗程序(以下简称08版指南),旨在为糖尿病的筛查、诊断、治疗目标以及疾病管理等提供最新的建议。今年第一期《DiabetesCare》杂志详细描述了该指南的临床建议,也介绍了...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何侧心室或心房受累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左心衰竭最常见。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主要是由于左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肺瘀血、肺水肿;而右心衰竭的临床特点是由于右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体循环静脉瘀血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