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研究全面展开 重点挖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_【中医宝典】

...日前,科技部已正式批复将“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基本问题研究”列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始全面组织实施。 本项目将在系统总结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多学科的力量,以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继承挖掘和中医药疗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293.html

周祖山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痹康宁Ⅱ号片、周氏关节止痛膏、归耳养血丸、益幼糖浆、益胃散”等新制剂产品,其中“周氏关节止痛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痹康宁Ⅱ号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两项课题获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撰写了《周承明学术思想初探》...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ushan/index.html

汇通派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_【中医宝典】

...汇通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清初西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1890年李鸿章在为《万国药方》作序时提出,“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他提出“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的主张。 西洋医学在我国广泛传播,引起了中医界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91.html

正本清源读《伤寒》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阴阳大论、胪药录并平脉辨证”等23字为叔和撰入,为探明经方学术渊源提供了有力证据。 该书重现了杨绍伊先生以“张仲景论广汤液十数卷”为据,认为《伊尹汤液经》出自殷商,原文在东汉岿然独存,张仲景据此论广,故原文一字无遗地存在于《伤寒论》中。又...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227.html

汪机《伤寒选录》初探_【中医宝典】

...方法及学说渊源于王叔和、成无己、王履,又能汇通诸家。从不同侧面对《中国医籍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461. [4]汪石山.中医古籍孤本大全·伤寒选录·凡例[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年据敬贤堂刊本复制影印。[5]...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69.html

傣医_民族中医_【中医宝典】

...医药学发展现状 傣医药与佛教的渊源 傣医用药特点 傣医院 傣医诊断方法 傣医治病重季节 傣醫“四塔”与佛教“四大” 傣族保健 傣族民族概况 傣族药肝保宁胶囊药效学研究 傣族医学的发展(1) 傣族医学的发展(2) 傣族医学理论体系 傣族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daiyi-298-1.html

《难经经释》_《冷庐医话》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徐灵《难经经释》,辨正误谬,有功医学,其释“分寸为尺,分尺为寸”云∶关上分去一寸,则余者为尺,关下行去一尺,则余者为寸。诠解明晰,可谓要言不烦。(炳章)按∶徐灵,雍干时人,笃信汉唐以前方书。《难经经释》,以经解经,参以实验发明,有功医...

http://qihuangzhishu.com/701/84.htm

傣医药与佛教的渊源_【中医宝典】

...与佛教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 小乘文化发源于古印度,约公元7世纪,传入我国傣族地区,并以巴利文音系为基础,根据印度字母体系,形成了古傣文。用古傣文在贝叶上书写佛经,成为最早的傣文贝叶经,第一本书是布塔果沙听所著的《维苏提麻嗄》。 贝叶经号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70.html

《洄溪脉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一卷。原题清·徐灵撰。本书阐析脉位、审象、因形气以定诊等总论内容,分述大、小、清浊诸脉,冲阳、太溪脉、真脉、孕脉、五脏脉,新病久病、高、章、纲、煠卑、损、太素脉等。内容较之传统脉学有一些差异,又非系统之作,但论述简要,颇能发挥...

http://qihuangzhishu.com/169/959.htm

《洄溪脉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一卷。原题清·徐灵撰。本书阐析脉位、审象、因形气以定诊等总论内容,分述大、小、清浊诸脉,冲阳、太溪脉、真脉、孕脉、五脏脉,新病久病、高、章、纲、煠卑、损、太素脉等。内容较之传统脉学有一些差异,又非系统之作,但论述简要,颇能发挥...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72.htm

共找到23,9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