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图》过之远矣,实有益医家也。王莽时,捕得翟义党王孙庆,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脏,以竹筳道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亦是此意。《膏肓灸法》二卷,清源庄绰季裕所集。《千金方》三十卷,唐孙思邈所撰。用药之方,诊脉之诀,针灸之穴,禁忌...
...针灸歌赋名。见《针灸大全》。《针灸聚英》:“总灵光典注而成,不知谁氏所作。”七言韵语,内容与《席弘赋》相似。...
...针灸歌赋名。见《针灸大全》。《针灸聚英》:“总灵光典注而成,不知谁氏所作。”七言韵语,内容与《席弘赋》相似。...
...四、 学术特点 (一)主张衷中参西,强调临床实践 承淡安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如何取长补短,相互充实与提高,是发展医学的正确方向。他所著《中国针灸治疗学》和《伤寒论新注》就充分体现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被针灸界称为澄江学派。 (二)...
...名家的精华与特长。 【著作与成就】 汪氏生平著作较多,有《医学原理》13卷(1519),《读素问钞》3卷、补遗1卷(1519),《运气易览》(1519)、《伤寒选录》8卷、《补订脉诀刊误》2卷(1523)、《外科理例》8卷(1513)、《痘疹...
...黄竹斋,陕西临潼人,现代针灸学家。其著作有《针灸经穴图考》、《针灸经穴歌赋读本》、《校订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伤寒杂病论集注》等。 黄竹斋像 一、生平 黄竹斋(公元1886~1960年),陕西临潼人,后迁居西安,现代针灸学家。1925年任...
...针灸之法,捷于用药,夫人而知之矣。于医乎,《针灸大全》、《针灸大成》遍行于世,而搓、循逆顺之法,所谓刮、战、摇、按、摄、弹、搓、搜者,无不明白分晓,令医者一目了然,先明乎此,然后习气上升阳、气下升阴,热中取凉、凉中取热,温多取冷、冷多取温...
...的经验,扩大了腧穴的主治功用,进一步完善了经穴主治理论,增强了腧穴的临证作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与《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等较早的医籍相比,在腧穴主治方面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 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原书共为三卷,现早已亡佚。公元...
...客于膀胱,小便灼热刺痛,则为热淋;膀胱热盛,热伤阴络,迫血妄行,则为血淋,湿热久蕴,煎熬水液,尿液凝结,聚为砂石,则为石淋;湿热稽留,阻滞络脉,脂液不循常道,渗于膀胱,则为膏淋。 针灸治疗本病证在《针灸大全·卷四》:“小便淋血不止,阴器痛。...
...。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亦非良医也。”于是,他参照《甲乙经》、《千金方》、《外台秘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明堂经》等书内容,编写成了《针灸资生经》,书中还增补很多有效的腧穴。 【学术成就】 王执中对针灸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其编著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