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质量标准制定须以药效组分为基础_质量管理_【中医宝典】

...中药的标准物质是中药的本身、具备中药疗效及本质特征,是药效组分,它具有高度的均匀性﹑量值的准确性﹑良好的稳定性,它可以准确地标化出中药质量的特征,具体的表达方式是药效组分的含量指标或分解为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指标。 尽管在“现代化”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044.html

药物配伍禁忌_中药配伍_【中医宝典】

...肾损害。青霉素类中的美西林也不可与其配伍。 5.头孢西丁钠与多数头孢菌素均有拮抗作用,配伍应用可致抗菌疗效减弱。与氨曲南配伍,在体内外均起拮抗作用,与萘夫西林、氯唑西林、红霉素、万古霉素等,在药效方面不起相互干扰作用。 6.氨基糖苷类药物不宜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100.html

“七情”配伍关系_中药配伍_【中医宝典】

...能削弱生姜的温胃止呕作用。 7.相反 两种药物配伍应用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即谓之相反。如贝母反乌头、附子,甘草反甘遂等,详见用药禁忌“十八反”、“十九畏”。 七情配伍关系中,除单行外,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能提高药效;相畏、相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089.html

服中药加糖影响药效吗_中药煎服_【中医宝典】

...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不同口感的中药具有不同的药效。白糖性偏热,因此有些中药汤剂加了白糖,会改变药性而影响疗效。 一般中医在开中药时大多都会加入甘草作为调味。但对于部分孩子来说,仅凭甘草的甜味,根本没办法让他们...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900.html

六味地黄丸配伍规律被揭开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中国医药报黑龙江讯 我国学者首次对经典方剂六味地黄丸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复方配伍机理进行了深刻揭示,分离和鉴定了口服六味地黄丸后11血中成分,确定了些成分在体内吸收、分布和消除状况。最近,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王喜军教授领衔完成的该项科研为核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263.html

中药配伍讲究_中药配伍_【中医宝典】

...共奏解毒清热之功。 按照“七情和合”,掌握中药配伍原则,对于充分发挥药效、保障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108.html

方剂组分活性及配伍相关研究_【中医宝典】

...活性跟踪与配伍方法的建立与实践”研究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研究重点围绕表征方剂复杂物质、多层次评价生物活性组分、分析药效物质与机体环境的相互作用等紧密衔接的三个关键环节,阐释了中药方剂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建立了一套中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533.html

复方托品酰胺与阿托品两种睫状肌麻痹剂验光效果的比较_【中医宝典】

...放松调节,消除调节对屈光度的影响,同时该药物还具有散大瞳孔的作用,有利于影动的观察、复方托品酰胺与阿托品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种睫状肌麻痹剂,临床上通常对7岁以下的儿童使用阿托品,7岁至14岁使用后呜托品;14岁以上使用复方托品酰胺.为了探讨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044.html

中药的配伍_中药配伍_【中医宝典】

...发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强或降低原有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 作用,有的则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因此,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必须有所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关系问题。前人总结的“七情”之 中,除单行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讲配伍关系。现分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102.html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_《医院药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离子间形成络合物改变了华法令的溶解性所致。(二)药物动力学方面的配伍变化药物的配伍应用后其药物动力学特征受到另一种药物的与药效动力学方面的配伍变化的区别,在于对血中游离药物浓度与药效反应的关系曲线无影响。1.影响吸收的相互作用,在临床上由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uanyaoxue/1014-5-7.html

共找到106,43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