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高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书名。四卷,分26门。清·王泰林编,方耕霞整理。刊于1897年。本书收选王旭高多年来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内外妇儿各科医案。充分反映出王氏的水平及学术特点。其中连续复诊医案颇多,可以前后推究,看出药效与病情的转变。案后附方氏所加按语,每...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93.htm

不可忽视“饮药”之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良方·自序》云:“治病有五难,辨证、治疾、饮药、处方、别药。”然医者每于,又最宜忽视“饮药”之法,而致药之功效难收。 饮药主要包括药物的煎煮和服用方法及煎药所用水质优劣等。疾病能否治愈,决定于医者和药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159.html

小柴胡汤其一_《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武力装备,则势如泰山压顶,何患匪寇不灭!遂将原方之党参改为人参1Og ,仅服一剂,诸症皆失。由此可见,必须详察情,细析病性,丝丝入扣,格格相吻,方能效如桴鼓。...

http://qihuangzhishu.com/115/8.htm

黄芩汤_《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赵某,女,61岁,醋厂工人家属。今年夏秋之季,饮食不洁,罹患泄泻之疾,几经治疗不愈,已逾三月。一日I厕五六次,腹痛不爽,脓血杂下,赤多白少,以致阴血大亏。脾胃损伤,生化障碍,茶饭不思,精神疲惫,日益不支。舌红少津,口干口苦。诊其脉,弦细...

http://qihuangzhishu.com/115/113.htm

周仲瑛_选方要领--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技巧(九)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悟》则仅列橘核丸一张主方,并明言:“治疝之法非一,而分别不外气血,气则游走不定,血则凝聚不散也。橘核丸加减主之。”可见如何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选出恰切的主治方,也很有讲究。2.主治方与辨证论治时借鉴主治方,将会有助于辨证论治的系统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9.html

芍药甘草汤_《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姬某,女,50岁。曾病阴虚血崩,经余治愈。今尿频、尿急月余。稍有尿意急需厕,略迟则失禁,尿时不痛,亦不灼,腰不痛,纳后化迟,大便一日一行。舌淡红,苔白微腻,脉弦细弱。腹诊:腹皮薄弱,无压痛,惟腹肌紧张耳。以脉症观之,此乃阴血不足,肝木...

http://qihuangzhishu.com/115/137.htm

当首分外感内伤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在临床中,对内伤、外感的辨别影响着治法,其对结果的影响常常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治疗上,“伤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高建忠副主任医师认为——当首分外感内伤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269.html

序_《王旭高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非古也。古人视病不立案语,但书方药。自宋设医学科命题考试医生,取其学问高等者,入太医局。自后医生诊病,相沿先立案语,后书方药,但随作随弃,无有辑之者。如宋之许知可、张季明,明之薛立斋、陈维宜、孙文垣,以及国初喻嘉言、徐大椿辈,...

http://qihuangzhishu.com/692/2.htm

更应察机用药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大家们一定是“察机”的,但对于提倡什么,对什么人提倡等问题,却需要反复斟酌。 治疗之法大致有“病原疗法、对症疗法、候疗法、协助自然疗能之法四种”(见《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都有其临床价值。但其核心在于“察机”。只有“察机”才能用活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570.html

薛伯寿论医7则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范道长 山东东明中医院 薛伯寿教授是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师承近代名医蒲辅周先生,尽得其衣钵并多有发挥。精于内科、妇科、儿科等,尤擅温热病证治。其临床诊病严谨务实,每多精思妙论。我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进修期间,有幸能侍诊左右,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044.html

共找到91,0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