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人民主要聚居于岭南,特别是广西一带,气候炎热,多雨多湿,病多瘴毒时疫,风湿挛痹,故在对疾病的成因及治疗上也受该地区的气候及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外治为主,广泛应用骨针、陶针、金针、砭石等外治器具治疗疾病的习惯。 壮医外治法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痧症针方图解》(手抄本),该书记载了近80种病症的挑治方法,并配以简图,标明针挑部位。罗家安行医50多年,治愈不少疑难危急重症,在当地有"神医"之誉,曾应聘到广西中医学院壮医门诊部工作。 班秀文(1921~ ) 字壮,笔名苦瓜滩,广西平果县...
...有关。 笔者随广西中医学院医史文献室《壮医研究》课题组,于1983年11月及1984年6月,两次对靖西县的壮族民间医药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其中关于靖西壮乡药市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是固定在端午节举行。《靖西县志》载:"五月五日,家家悬艾虎,持...
...,促使壮医善用毒药和解毒药的原因还与壮族的风俗和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如有毒的动物以及具有解毒作用的动物药的发现就与壮族喜食动物这一饮食习惯有关。广西的石山面积占全区面积的1/4,这些石山区是各种动物生存的良好自然环境,动物资源十分丰富。...
...。 广西德保县著名壮医罗家安,擅长壮医针挑疗法,绘制和编写了《痧症针方图解》一书。罗家安生于1901年,幼年即向当地民间医生学习有关壮医药知识,说明针挑疗法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考诸文献,晋代葛洪《地龙各等量,分别研末,分装瓶内备用。凡被毒蛇...
...,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壮族的拾骨迁葬习俗,在仔细拾出枯骨,然后按一定规则纳于一瓦坛这一过程中,使先民对人体骨骼系统有了较客观的认识,故壮医 '般都能用壮语说出人体许多骨骼的名称。 北宋庆历年间,壮族聚居的广西宜州曾发生了一次农民起义。...
...故在治疗上十分强调祛毒或解毒,既重视内治,更重视外治。用药比较简便,贵在精专,组方一般不超过五味。补虚则多配以血肉有情之品。 (一)内治法 壮医内治法是通过口服给药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壮医认为,药物自口直接进入谷道,通过龙路、火路网络...
...日本、美国、法国、西班牙等国来访专家 , 为壮医药走向世界做 出了贡献。 1994 年成立了壮医目诊研究会 , 为壮医目诊的发掘整理和学术 交流创造了条件。在广西 , 一批民族医院及崇左县壮医医院、靖西县壮医学 校相继成立 O 广西中医学院...
...运用中医。” 余姚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该市城乡一直盛行中医,其中四明山区每个乡镇卫生院都配置了一名以上的专职中医师,后来由于中医治疗利润相对较薄,且培养一个出名的中医师需要很长的周期,中医逐渐衰弱,就连一些...
...考证,但从一器多用的角度看,它们完全可以作为早期的针刺用具。 对现存的壮医陶针的考证表明,其针形与《灵枢·九针十:二原》列于九针之首的镵针极为相似,陶针和镵针与原始社会的砭石最为接近。"九针"已是金属医疗用具,按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