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脉_《褚氏遗书》

...脉分两手,手分三部,隔寸尺者,命之曰关,去肘度尺曰尺,关前一寸为寸,左手之寸极上,右手之尺极下,男子阳顺,自下生上,故极下之地,右手之尺为受,命之根本。如天地未分,元气浑沌也。既受命矣,万物从土而出,惟脾为先,故尺上之关为脾,脾上生金,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712.html

《诊家枢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滑寿 朝代:元 年份:公元1359年 序 脉象大旨 左右手配脏腑部位 五脏平脉 四时平脉 呼吸沉浮定五脏脉 三部所主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shuyao5305/index.html

《脉诀刊误》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诊脉早晏法 寸关尺 五脏六腑脉所出 五脏平脉 六腑平脉 四时平脉 三部所主 八段锦 怪脉 矫世惑脉论 论涩脉弦脉 脉大必病进论 脉说 ...

http://qihuangzhishu.com/943/index.htm

《脉诀刊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诊脉早晏法 寸关尺 五脏六腑脉所出 五脏平脉 六腑平脉 四时平脉 三部所主 八段锦 怪脉 矫世惑脉论 论涩脉弦脉 脉大必病进论 脉说 ...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kanwu/index.html

正常脉象的特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缓,流利有力;寸、关、尺三部均触及,沉取不绝。这些特征在脉学中称为有胃、有神、有根。 胃、神、根是从不同侧面强调了正常脉象所必备的条件,三者相互补充而不能截然分开,其临床意义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标志之一。平脉反映机体气血充盈,脏腑功能健旺,...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2.html

《脉经》的著作形式限制了脉法在方书中的作用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脉经》是一部以脉为主体的著作,虽然徵引了《内经》、仲景等书,但言脉部分是以脉言病的(1—6卷),《脉经》以脉为中心列出病证,这对理解脉是必需的,但只列病证而不是或者说是不包括用辩证为观点和方法去“平脉辩证”。 《脉经》是一部以脉为主体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3.html

《伤寒直格》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支应六气三阴三阳 六气有余不足 六气 五运应五脏主病 六气为病 论脉 三部九候 脉位轻重 脉息迟速 七表 八里 四时平脉 六步主位平脉 结促代 趺阳脉 太溪脉 死生脉候 卷中\伤寒总评 伤寒六经传受 里外伤 表里证 主疗 伤寒表证 伤风表证 ...

http://qihuangzhishu.com/847/index.htm

《伤寒直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支应六气三阴三阳 六气有余不足 六气 五运应五脏主病 六气为病 论脉 三部九候 脉位轻重 脉息迟速 七表 八里 四时平脉 六步主位平脉 结促代 趺阳脉 太溪脉 死生脉候 卷中\伤寒总评 伤寒六经传受 里外伤 表里证 主疗 伤寒表证 伤风表证 ...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hige/index.html

脉法统论_《医学实在易》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何谓无病之脉。一息四至是也。何谓五脏平脉?心宜洪,肺宜涩,肝宜弦,脾宜缓,肾宜沉。又兼一 冲和之气,为胃气是也。何谓四时平脉。春宜弦,夏宜洪,秋宜涩(又谓之“毛”,)冬宜沉(又谓之“石”,)四季之末宜和缓是也。何谓男女异脉。男为阳,宜寸大...

http://qihuangzhishu.com/697/43.htm

《褚氏遗书》在线阅读

...《褚氏遗书》一卷,旧本题南齐褚澄撰。澄字彦适,阳翟人,褚渊弟也。尚宋文帝女庐江公主,拜驸马都尉。入齐为吴郡太守,官至左民尚书。事迹具《南齐书。本传》。是书分受形、本气、平脉、津润、分体、精血、除疾、审微、辨书、问子十篇,大旨发挥人身气血...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02.html

共找到51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