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进入体循环后,由于其对环氧化酶(COX),特别是环氧化酶-1(COX-1)的抑制,减少了胃黏膜对合成,导致黏膜保护因素的损失;同时阿司匹林还能增加脂氧化酶活性,从而增加了具有血管收缩作用的白三烯,其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均影响胃黏膜的...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继立指出,80岁以上老年人尽量少用阿司匹林。因为年龄段的老人,血管壁已不是正常结构,缺乏弹性易破裂出血。此时服用阿司匹林,会增加脑出血危险。 需要说明的是,心房纤颤者应坚持服用阿司匹林,以避免心脏内侧壁...
...1. 阿司匹林不是降压药物,高血压患者为什么要使用阿司匹林? 高血压是全世界、也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高血压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为血栓性事件(脑梗死、...
...阿司匹林基金会组织的此次会议上发言时表示,一项研究已表明,只有53%的中风和心脏病患者每天坚持少量服用阿司匹林。 埃尔伍德研究小组的这项研究报告已刊登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然而,由于阿司匹林会增加服用者出血的概率,这个问题仍会继续争论下去。...
...或心力衰竭、高血压的病人,在应用布洛芬、酮洛芬及萘普生之前也需医疗监护。一些处方中,心血管药物与这些镇痛药合用也会失效。常饮用含酒精饮料的患者更易出现胃不适、溃疡及肝功能损害。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亦可能对布洛芬、酮洛芬及萘普生过敏。出现皮疹...
...研究之初,这些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未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研究人员发现,在研究期间,确诊患有结肠癌后开始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死于结肠癌的几率比未服用者减少了30%,前者因其他健康原因死亡的几率也比后者低21%。 研究人员推测,阿司匹林可能通过抑制环...
...美国休斯顿Methodist DeBakey心脏中心Lev等报告,阿司匹林抵抗者常可伴发存在氯吡格雷抵抗,因而这类患者在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增加。[J Am Coll Cardiol 2006, 47(1): ...
...布洛芬(ibuprofen,异丁苯丙酸)是苯丙酸的衍生物。口服吸收迅速,1~2小时血浆浓度达峰值,血浆t1/22小时,99%与血浆蛋白结合,可缓慢进入滑膜腔,并在此保持高浓度。口服剂量的90%以代谢物形式自尿排泄。本药是有效的PG合成酶...
...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例数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近1年后,两组FIB水平及血脂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例中,7例有轻度恶心及上腹部不适;5例于服药1个月后出现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2倍...
...人-年。使用螺内酯使胃肠道不良事件的发生危险显著增加[比值比(OR)=2.7],特别是使用较大剂量(≥1/2每日规定剂量)者(OR=5.1)。当螺内酯与其他可能致溃疡的药物如非类固醇类抗炎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皮质激素和抗凝血剂等合用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