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所含成分的浓度比白天大量饮水稀释后的尿液中多,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出肾脏疾病的情况。 (3)白昼尿及夜间尿:分别留取白天12小时(早8点至晚8点)和夜间12小时(晚8点至明晨8点)的尿液,进行尿量、尿比重等对比测量,对心脏和肾脏疾病的诊断有...
...相互交换泵出。液体通过各自肾单位进入集合管,持续通过肾脏集合管成为稀释尿,水分也能够从尿液中重吸收返回血流,使尿液更加浓缩。并通过影响肾脏功能的激素,按照身体对水分的需要控制尿液的浓缩。在肾脏中形成的尿液流入输尿管进入膀胱。但是它并非像水通过...
...『标本采集』在试验24小时内,病人保持其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晨8点排尿弃去,自晨8点至晚8点,每2小时留尿一次,晚8点至次晨8点留取全部尿液一次,分别测定各次尿量和尿比重。『正常值范围』昼尿量与夜尿之比为3:4:1,12小时夜尿量应不超过...
...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9肽激素,经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后释放出来。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此外,该激素还能增强内髓...
...或深黄色。除了肝脏疾病能引尿液变成深黄色外,发烧、腹泻、呕吐等情况也会引起黄色尿,这是由于体内水分的丢失,尿液浓缩而引起的,这时应多喝一些水,补充体内的水分。3.无色尿液无色尿的出现,多是由于尿量比较多,以致于尿中的胆红素被稀释的缘故。可...
...浓度,提高髓质组织间液的渗透浓度,有利于尿注浓缩(见尿液浓缩和稀释)。抗利尿激素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管周膜上的V2受体结合后,激活膜内的腺甘酸化酶,使上皮细胞中cAMP的生成增加;cAMP生成增加激活上皮细胞中的蛋白激酶,蛋白激酶的...
...继发性或不完全性抗ADH性尿崩症,家族性肾性尿崩症,肾原性尿崩症,遗传性或原发性抗垂体后叶素性尿崩症 尿崩症是指血浆ADH正常存在或增高的情况下,肾脏不能浓缩尿液而持续排出大量稀释性尿液的病理状态,是一种罕见的肾小管功能异常性疾病。这种...
...)肾小管再吸收和排泄的功能。 新生儿肾小管再吸收功能差,故静脉输入或口服葡萄糖易出现尿糖。新生儿及幼婴的肾脏对药物的排泄功能差,故用药时剂量应小心、慎重。新生儿肾小管功能较肾小球更不成熟,因而易致水肿。 3)浓缩与稀释功能 婴儿肾浓缩功能差...
...『标本采集』在试验24小时内,病人保持其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晨8点排尿弃去,自晨8点至晚8点,每2小时留尿一次,晚8点至次晨8点留取全部尿液一次,分别测定各次尿量和尿比重。『正常值范围』昼尿量与夜尿之比为3:4:1,12小时夜尿量应不超过...
...为好,早晨小便最浓缩,尿量和成分比较稳定。 留尿的瓶子要到化验室领取。如果是自己找的空瓶,一定要洗刷干净,不要随便拿一瓶子就留尿送去,样会影响检查结果。 收集尿时,开始解的一段要尿在外边,然后留取约20毫升左右,太少的尿液不够检查用(如检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