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尿崩症: 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精氨酸血管加压素合成和释放减少,造成尿液浓缩障碍。表现为多饮、多尿、大量低渗尿,血浆精氨酸血管加压素水平降低。应用外源性精氨酸血管加压素有效。 常见原因: 约30%的病人为原发性尿崩症(原因不明或特发性...
...(一)发病原因 引起尿崩症的病因较多,一般分为原发性尿崩症、继发性尿崩症及遗传性尿崩症三种,临床上按发病部位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及肾性尿崩症两大类。 1.中枢性尿崩症(ADH缺乏性尿崩症) 中枢性尿崩症由ADH缺乏引起,下丘脑及垂体任何部位...
...10月22日消息,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注意术中保护,避免过度损伤,可以减少尿崩症的发生,而一旦发生尿崩,及时合理使用抗利尿药物与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是治疗垂体腺瘤术后尿崩症的关键。 垂体腺瘤起源于垂体前叶细胞的腺瘤。病因不明,可能与垂体细胞...
...垂体腺瘤术后尿崩症的预防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术后尿崩症的预防处理方法,提高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近10年收治的127例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的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7例术后并发尿崩症64例,发生率为50.5%,...
...1、垂体性尿崩症可见于任何年龄,通常在儿童期或成年早期发病,较多见,男女之比约2:1。一般起病日期明确。大多数病人均有多饮、烦渴、多尿。夜尿显著,尿量比较固定,一般4l/d以上,最多不超过18l/d,但也有报道达40l/d者。尿经重小于...
...肾性尿崩症 尿量超过3L/d称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尿崩症。尿崩症(diabetes insipindus)是指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分泌不足(又称...
...释放功能的尿崩症病人,可能对某些口服的非激素制剂有疗效,如氯磺丙脲、氢氯噻嗪等。前者抗利尿作用可持续24小时,但对肾性尿崩症无效,同时它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因此服药时必须按时进餐,以避免的发生,而氢氯噻嗪对中枢性和肾性尿崩症均有效,与氯磺丙脲...
...1、尿崩症患者治疗期间应给予足量饮水,防止失水、失钾,同时也应防止饮水过量而致水。 2、患者应增加营养,少盐,忌辛辣食品。 3、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刺激,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4、应避免手术、外伤损伤下丘脑、垂体;积极防治脑炎、脑膜炎;...
...外伤后尿崩症包括下丘脑、垂体手术后尿崩症,可发生在头部外伤和下丘脑-垂体手术后数天或立即出现,其中又可分为二种类型: 1.暂时性尿崩症:在外伤或手术过程中,分泌adh的神经核未受到破坏,只是在伤后短时期内adh分泌减少,出现一过性多尿、...
...(一)水剂加压素 尿崩症可用激素替代治疗。血管加压素口服无效。水剂血管加压素5~10U皮下注射,作用可持续3~6小时。这种制剂常用于神智不清的继发于脑外伤或神经外科术后起病的尿崩症患者的最初治疗。因其药效短,可识别神经垂体功能的恢复,防止...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