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年” ——借此又谈萧伯纳 说是《论语》办到一年了,语堂〔2〕先生命令我做文章。这实在好像出了“学而一章”〔3〕的题目,叫我做一篇白话八股一样。没有法,我只好做开去。 老实说罢,他所提倡的东西,我是常常反对的。先前,是对于“费厄泼赖...
...说明医家与儒家有着共同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传统。《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墨子·经说》:“仁,仁爱也。”《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孝经》:“天地之性人为贵。”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不亦乐乎的“乐”不应该读yuè,而应该读lè。 因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的注释是:说,同悦;乐,音洛。《论语 雍也》中还有一句孔子的话:“...
...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口中食(吃的粮食);食地(可种粮食的田地) 食物的通称 [food]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乐羊子妻》 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鲁迅《祝福》 又如:猪食;鸡食;猫食 食禄...
...“治未病”的重要意义,在我国第一部医典《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而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魁要略》则对什么是“治未病”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上工治未病,何也?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
...《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但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 其一,“君子不器”。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
...尚且不敢承认自己是圣人,而何况孟子自己呢?所以,“有过则改,善莫大焉。”他就决定辞职了。孟子之辞职,说明孟子敢于承认错误,而且是学到了他的老师的老师的老师——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
...、少府朱畸、琅邪王卿、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并传之,唯王吉名家。《古论语》者,出自孔氏壁中,凡二十一篇,有两《子张》篇,次不与《齐》、《鲁论》同,孔安国为传,後汉马融亦注之。安昌侯张禹受《鲁论》于夏侯建,又从庸生、王吉受《...
...加进书中的一段评论或解释性的文字 annotation 解说;解释;阐明 explanatory notes 详加诠释 国语辞典 對文字解釋或指解釋的文字。 唐.顏師古.策賢良問五道:「厥意如何?佇問詮釋。」 如:「這書將莊子的思想詮釋得...
...庄子》,还有个有趣的插曲。开始向秀注释的时候,嵇康说,《庄子》中的玄言妙旨会被注释弄得僵滞,以前也没有一个较好的注,向秀不如不注。后来向秀注基本写就,拿出来给嵇康看,嵇康才知道向注使《庄子》的玄理更加美妙,因此对向秀的才识大为叹服。 向秀肯定...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