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御药院方》楮散 《准绳·类方》楮散 《直指》楮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御药院方》卷:楮散【处方】楮桃儿、土瓜根、商陆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去皴皱,悦皮肤。主【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早晨洗擦患处,...

http://zhongyaofangji.com/c/chushisan_66419.html

辨脾热虚热_《幼科铁镜》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脾热,鼻必红燥,唇必红燥而裂,牙之里旁必掀肿而红紫,大便色必深黄,或身热不食,或精神疲倦,或热吐、热泻,治用伏龙肝五钱,熟石膏一钱,服之自愈.脾虚本无热,所以热者虚使然耳,初由脾虚而复伤饮食,其候身微热,鼻微红而微汗,口虽渴而唇必惨白,...

http://qihuangzhishu.com/841/24.htm

散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内囊,蒸一炊,曝干为末,或散,或蜜丸,温水下。予亲家女子,儿童时病翳,一目中五翳,病十五年,治之莫愈,医者皆以不可疗之,试用炙肝散,许日一翳消,逾月消尽,目如为儿时。 目录 《苏沈良方》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苏沈良方》散 麻子...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shisan.html

中医脉象之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按之隐幅幅然。”而《濒湖脉学》提出的条件则是:“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微弦,应幅幅然。”说明脉的条件是浮沉都可以触到(当然亦包括中取),有大、长,略强或弦,下有力,有充实郁结的感觉(幅作郁结解,此处形容下的实感),《脉经》和《脉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2.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之处);十番(合奏乐以种乐器演奏的名称);牌(户人家。牌:门牌);地(佛教称菩萨修行渐近于佛的种境界);生九(死的歇后语);十方地面(庙宇。佛教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和上下);十方常住(寺庙。佛教认为“不变”为...

http://hanwen360.com/x/5341.html

正虚邪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正虚邪因邪气过盛,致正气抗病机能低下所出现的病理现象。 【正虚邪】 正虚,正气虚弱,邪邪气结聚或邪气过盛。全语因邪气过盛,致正气抗病机能低下所出现的病理现象。见于热性病者,如阳明腑实证因日久失下,除见潮热,谵语,腹痛拒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967.html

(阳)_《濒湖脉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微弦,应然(《脉经》)。,坚实貌。《脉诀》言:如绳应来,乃紧脉,非实脉也。『体状诗』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无虚强。热蕴三焦成壮火,通肠发汗始安康。『相类诗』脉浮沉有力强,紧如弹索转无常。须知牢脉帮筋骨,大微弦...

http://zhongyibaodian.com/binhumaixue/110-10-0.html

邪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邪气盛,“五邪”之一。 【邪】 邪气盛。“五邪”之一。某脏发病,邪气从“子盗母气”传来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823.html

小议轻可去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笔者临证36年,辨证论治用药常以小剂量收效,常研讨“轻可去”之精意,感想颇多。 病之成因实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或“留而不去,其病则”。但实是邪气,虚是正气虚,若用药攻邪,攻剂过重,可伤正而致邪陷...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249.html

什么是上虚下?_气功基础_【中医宝典】

...所谓“上虚”,是身体上部(脐以上)轻松虚灵;“下”,是身体下部(脐以下)充实有力。 关于虚实的概念,在中医八纲辩证中是指正气与邪气的比较,正气不足为虚,邪气有余为实。这里论及练功中的虚实,与八纲辩证中的虚实完全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328.html

共找到203,5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