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有邪则为阳虚,温之所以助阳也,阳有所助,则阴邪由以自消,发表之药用温者此也,即经曰阳虚阴盛,汗之则愈是也。邪传里则化热伤阴,寒之所以抑阳也,阳受其抑,则真阴得以自长,攻里之药用寒者此也。故经曰阴虚阳盛,下之则愈是也。若阴经自受寒邪,则阳...
...初热之时证未明.医家诊视生疑心.此时且勿峻发表.略施清解得安宁.初热不见麻路.不可发表.略宜清解.用利咽散主之.如见麻路.当以葛根解肌汤(见第五条).去赤芍、甘草.加防风、枳壳、葱白主之.更加苏叶亦可.或以苏葛汤去赤芍、柴胡、甘草.加枳壳...
...病在表则发汗;病在里则清下;病在半表半里则宜和解;病有表复有里则宜和解。和解之法,视某经有某邪,用某经发表药一二味以散邪。视某经有里热者,用某经退热之药一二味以清里,和解表里,内外分消而病愈矣。仲景以桂枝五苓散,和解太阳里多表少之症;越婢...
...目录 《幼科金针》麻黄发表汤 《治疹全书》麻黄发表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幼科金针》卷上:麻黄发表汤【处方】麻黄、柴胡、干葛、防风、羌活、苏叶、淡豆豉、甘草。【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壮热头疼,恶寒无汗,鼻干气粗,眼眶肢节皆痛。【...
...目录 《活幼心法》防风发表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活幼心法》:防风发表汤【别名】荆防发表汤【处方】防风5分,干葛8分,红花3分,枳壳(炒)7分,桔梗8分,苏梗6分,川芎5分,荆芥6分,当归6分,陈皮6分,甘草5分,杏仁(炒,去皮尖...
...用药亦不外于是。夫五积在脏,有常形属里,宜以苦寒之药,涌之、泄之;六聚在腑,无常形,属表,宜以辛温之药,发之、汗之。与前五苦六辛亦合。亦有表热而可用柴胡之凉者,犹宜热而行之。里寒而可用姜附之热者,犹宜寒而行之。余恐来者,不明《内经》发表攻里之...
...目录 《寿世保元》发表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寿世保元》:发表散【处方】葛根6克 西芎4.5克 黄芩6克 甘草2.4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解表发汗。主伤寒伤风,头疼发热,口干鼻涕,四时瘟疫流行。【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
...作者:高世栻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一 序二 序三 总论 伤寒热病总论 验舌色论 验口唇论 验二便论 辨脉论 南北方宜发表不同论 南北方宜清里相同论 三阴经热病论 三阴经寒病论 阴症似阳论 阳症似阴论 宜发表论 忌...
...作者:高世栻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一 序二 序三 总论 伤寒热病总论 验舌色论 验口唇论 验二便论 辨脉论 南北方宜发表不同论 南北方宜清里相同论 三阴经热病论 三阴经寒病论 阴症似阳论 阳症似阴论 宜发表论 忌...
...此二句大意,全在“发”“攻”二字。发者,逐之外也。攻者,逐之内也。寒邪在表,非温热之气不能散,故发表不远热。热郁在内,非沉寒之物不能除,故攻里者不远寒。然亦有用小柴、白虎、益元之类,而取汗愈病者何也?此因表里俱热,故当凉解,非发之谓也。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