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及三国时期中医文献发展概述_【中医宝典】

...统一文字等,均为汉代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反映在各种文献事业上,值得提及者有两大方面。一是对汉前及汉初文献,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一是在前朝文献基础上,创造发展形成了一大批新的文献。这两方面,在医学文献领域中,均有所体现。体现于该时期文献著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36.html

秦汉时期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促进作用。农学中反映作物栽培、蚕桑,温泉温室利用,对医药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数学、物理学、炼丹化学,也在不同程度上为医药学不断提供理论知识素材。秦汉是中国医学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发展时期。其表现有以下主要特点:辩证论治思想确立。...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70.htm

元明清时期药酒滋补酒_【中医宝典】

...元明清时期,随着经济,文化进步,医药学有了新的发展。药酒在整理前人经验,创制新配方,发展配制法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就,使药酒制备,达到了更高水平。这一时期,我国已积累了大量医学文献,前人宝贵经验受到了元明清时期医家普遍重视,因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54.html

药物与方剂成就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使用汞、丹砂者在秦汉前后也不乏文献记载考古证明。 三、《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贡献 方剂学成就是《伤寒杂病论》主要贡献之一。汉代是方剂学大发展时期,《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有经方11家,274卷,但魏晋以后已亡佚。东汉末年成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25.html

针灸文化--宋金元时期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医书《太平圣惠方》中。之后,于天圣年间,王惟一又奉敕编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铸成针灸铜人模型两具,宋代针灸学朝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针灸腧穴国家标准,统一了腧穴归经、定位,规范了腧穴主治病症,成为当时针灸教育...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78.html

中医药发展大事记(三)_【中医宝典】

...VI.医药学理论实践进一步发展 明(公元1368 - 1644年):年份人物/主持事项1368王履《外科传薪集》成就对外科疮疡诸病积累了丰富经验。朱沛文《华洋脏象约纂》成就将人体结构、脏腑图像与西医生理解剖知识,以图谱相互参照,加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73.html

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因病机、辨证论治、治疗方药医案等。明清时期,杂病外感病理论有很大发展。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这一时期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1-2.html

秦汉时期药物与方剂成就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学术理论是一个阶段性总结,对以后药物方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神衣本草经》等反映药物成就《神农本草经》为先秦至秦汉药物学集大成之作,它反映了东汉以前药物学术经验及其成就。(一)创设药物分类法《本经》问世以前,药物知识用药经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0-3.html

临床各科成就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病”谓之砭,《灵枢·玉版》更明确认为:“故其已成脓血者,其唯砭石铍锋之所取也。”原始人钻颅术、拔牙成形等,无论其有否外科治疗目的,但均对外科之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外科医疗技术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了外科专门人才专门外科机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39.html

秦汉晋唐时期 中医美容从萌发到兴盛_【中医宝典】

...对于研究中医美容特点及规律,发挥其优势,更好地为人类美容事业做出贡献,将是十分有益。笔者从秦汉晋唐时期中医美容萌发兴盛发展历程,试论中医美容学术思想、方法技能及事业发展成就。 考秦汉探中医美容之萌发 战国后期出书《韩非子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765.html

共找到920,92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