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人针灸序_普济方·针灸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复令创铸铜人为式。内分脏腑。旁注溪谷。井荥所会。孔穴所安。窍而达中。刻题于侧使观者烂然而有第。疑者焕然而冰释。在昔未臻。惟帝时宪。乃命侍臣。为之序引。名曰铸铜针灸。肇颁四方。景式万代。将使多瘠咸诏。巨刺靡差。案说蠲 。若对谈于涪...

http://qihuangzhishu.com/601/4.htm

铜人针灸序_普济方·针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复令创铸铜人为式。内分脏腑。旁注溪谷。井荥所会。孔穴所安。窍而达中。刻题于侧使观者烂然而有第。疑者焕然而冰释。在昔未臻。惟帝时宪。乃命侍臣。为之序引。名曰铸铜针灸。肇颁四方。景式万代。将使多瘠咸诏。巨刺靡差。案说蠲 。若对谈于涪...

http://zhongyibaodian.com/pujifangzhenjiu/601-4-2.html

甄权与甄权针明堂人形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甄权,隋唐年间著名针灸医家,许州扶沟。其著作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 【生平】 甄权,隋唐年间著名针灸医家,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公元541年),卒于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95.html

腧穴的发展、分类和命名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谧所著针灸甲乙记载周身穴名349个,除论述了腧穴的定位、主治、配伍、操作要领外,并对腧穴的排列顺序进行了整理,为腧穴学理论和针灸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北宋王惟一对腧穴重新进行了考定,撰写了铜人腧穴针灸,详载了354个穴名...

http://qihuangzhishu.com/93/7.htm

高武与针灸聚英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自己的观点与体会而成,是一部学术价值较高的针灸学专著,对针灸学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世针灸家所推崇。 该书引用了难经素问子午铜人腧穴针灸千金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指南针灸资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45.html

经外奇穴_腧穴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明代以后的医家按照传统的观念把不见于我国早期医书(内经甲乙铜人腧穴针灸等书)中的穴位统称为经外奇穴,实际上这些穴位都是我国历代针灸家不所发现的一些穴位,近年来,在推广针灸疗法的基础上,又陆续发现了很多临床有效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jingwaiqixue-1210.html

黄帝明堂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一个质的飞跃,针灸专著从无到有,腧穴数量猛增。在中国,以前的针灸教学及临床取穴几乎均以此书为准绳,因此黄帝明堂相当于我国早期针灸发展历史上的一个事实标准,对于后世针灸腧穴学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影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32.html

腧穴总论_针灸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孔穴”、“穴道”、“穴位”;宋代的铜人腧穴针灸则通称“腧穴”。虽然“腧”、“输”、“俞”三者均指腧穴,但在具体应用时却各有所指。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的背俞穴。人体的腧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xue/93-3-0.html

王执中著资生,“同身寸”沿用至今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灸而不针,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亦非良医也。”于是,参照甲乙千金方外台秘要铜人腧穴针灸明堂等,编写成针灸资生,书中还补出很多有效腧穴针灸取穴的“同身寸”法,自古说法各异,王氏始作定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41.html

针灸资生分部穴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针灸资生分部穴 现收藏于北京图书馆藏。 作者:·王执中 年代:1180~1195年 版本:元天历广勤书堂刊本 收藏单位:北京图书馆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01.html

共找到605,0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