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动方法的独立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脉诊的独立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它还是起源性质的,取得了基本独立的条件,第二个过程是完全独立的过程。第二个阶段是以《内经》做为代表而起步的。 诊脉动方法由整个经络检查中独立起来,是脉诊形成的一个关键,但这种分化是逐渐的而非一蹴而就...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17.html

缪希雍医案-诊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茵陈利水平肝顺气药,数剂而瘳。 按:诊脉贵在变通,病有万千 怎么能以寥寥数十种脉象盖全呢。案中第一个医生诊到右关脉杳然不见,就认为是脾胃脏气已绝 生化无源不能久存于人世,想必是医者死记了不少脉学条文 强拉硬拽才出了上面的笑话。仲淳不以脉型定...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78.html

诊脉有方法和注意事项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1。时间诊脉的时间最好是清晨,因为清晨患者不受饮食、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体内外环境都比较安静,气血经脉处于少受干扰的状态,故容易鉴别病脉。但也不是说其它时间不能诊脉。总的来说,诊脉时要求有一个安静的内外环境。诊脉之前,先让患者休息片刻,...

http://qihuangzhishu.com/92/26.htm

诊脉的部位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诊脉的部位,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遍诊法见于《素问·三部九候论》,切脉的部位有头、手、足三部,三部诊法见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三部,即人迎《颈侧动脉),寸口,跌阳(足背动脉)。以上两种诊脉的部位,后世已少采用,自晋以来...

http://qihuangzhishu.com/92/25.htm

让人惊叹的诊脉绝技_【中医宝典】

...明时松江(今上海)名医姚蒙,精太素脉,“言人生死每奇中”,对贫困病人,常常给予方药不要酬金。时江南巡抚邹来学有病召姚医治,姚蒙欲辞不去,被强迫带去。至官署,邹高坐不为行礼。姚蒙则目光直视作发呆状,也不作声。邹伸手令诊脉,姚却不动地方,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81.html

领悟扶阳学术思想要先学好《伤寒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临证疗效卓著。 由此可见,要想领悟扶阳学术思想,就必须先学好《伤寒论》。应用姜桂附,特别是四逆汤类方,必须认证准确,严格依据病证和体质情况,依据病机来掌握应用指征,方药配伍比例必须严格遵照《伤寒论》经方理法,配比合理,具体使用多大剂量,可因...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417.html

卷上·诊脉决死生论_《医学源流论》

...明白详尽。学者苟潜心观玩,洞然易晓,此其可决者也。至云诊脉即可以知何病,又云:人之死生,无不能先知,则又非也。盖脉之变迁无定,或有卒中之邪,未即通于经络,而脉一时未变者;或病轻而不能现于脉者;或有沉痼之疾,久而与气血相并,一时难辨其轻重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12.html

诊脉三十二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 朝代: 年份: 自序 祝序 一·辨诊脉大法 二·辨浮脉所统有十 三·辨沉脉所统有五 四·辨迟脉所统有五 五·辨数脉所统有二 六·辨滑脉所统有一 七·辨涩脉 八·辨肺大肠脉 九·辨心小肠脉 十·辨脾胃脉 十一·辨肝胆脉 十二·辨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maisanshierbian5411/index.html

学好的解释_学好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向好人学习,以好事为榜样,努力向上 emulate good;learn from good example 国语辞典 以好人好事作為學習仿效的典範。 老殘遊記.第十五回:「只是這個承繼兒子不甚學好,所以魏老兒很不喜歡他。」 如:「小孩子...

http://hanwen360.com/c/130462.html

楚医诊脉查明装病�_【中医宝典】

...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传》中记载,中医的脉学是从扁鹊开始的。但是诊脉技术是扁鹊一个人发明的吗?还有其他资料可以佐证吗?有不少证据表明,扁鹊的诊脉技术也是有渊源的,是传承于先人的。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例子。� 根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51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98.html

共找到744,8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