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节读解

...因为齐宣王独自享受着快乐事而不感到快乐,所以他想起比他还富有夏桀和商纣王。但是这两人在历史上都是人人憎恨人,所以齐宣王也怕自己落下历史骂名,遗臭万年,因此他试探着询问孟子,想看看孟子态度。孟子则告诫齐宣王,不要做一个独夫民贼,...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13.html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解析

...陈臻推论看起来似乎有道理,二者必居其一,但实际上却局限于形式逻辑范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缺乏辨证逻辑灵活性,不能解决特殊性问题。 孟子回答则是跳出了“两难推论”藩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情况不同对待,辩证解决。用孔子、孟子...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36.html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八节解析

...这是《孟子》全书收尾一章,编《孟子人把这一章编在这里,是很有深意。 一方面,本章从“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公孙五下》)观点出发,历述过去时代那些具有里程碑性质圣贤,形成了一个世代相传“道统”。 另一方面,孟子...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33.html

孟子教育思想_儒家_【文学360】

...孟子教育思想可以划分为深造自得、启发思维、循序渐进、专心有恒、因材施教五个部分;具体介绍如下: 一、深造自得 孟子“尽心、知性、知天”思想出发,认为知识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既然万事万物...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12.html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解析

...以诡辩对诡辩,以极端对极端。这是孟子在这里所采用论辩方法。 任国人采取诡辩方式,把食与色问题推到极端地步来和礼细节相比较,提出哪个重要问题,企图迫使孟子学生屋庐子回答食、色比礼更重要。屋庐子当然不会这样回答,但由于他落入了对方...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09.html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三节解析

...士人们讥笑他什么? 讥笑他重操旧业,又于起了打虎勾当,而把自己做善士追求放弃了。所以,“再作冯妇”作为一个成语,是指人应该明己见机守义,不应因环境而轻易放弃自己追求与原则。简言之.就是不应“再作冯妇”。 但我们从孟子这段话语气里又...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25.html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解析

...领导人以身作则,上行下效是孔子反复申说一个话题,孟子也同样继承了孔子思想。他在本章里所说“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革尚之风,必惬。”正是孔子在《颜渊》里面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修’翻版。 由此可见,...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42.html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四节读解

...根本原因。从这一篇中,我们看到孟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广大胸怀和爱民拳拳之心,他之求官而不受禄,不为钱财所困,不为名利所羁,确实是学到了孔子精髓。孟子这种价值取向,对今天人来说,也许是傻、笨、憨、呆、痴,没有谁会赞同,因为人总是要...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47.html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解析

...这一段话不分名言却不少。它所表达孟子思想感情是极复杂。有些像告老还乡歌,又有些像解甲归田赋。 孟子学生是很不错,在这时深知老师心情,于是了引用老师平时所说“不怨天,不尤人”来加以劝慰。 老师也是很不错,坦率承认“彼一时,...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40.html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解析

...孟子在齐宣王那里虽然受到比较好接待,甚至做了客卿,在不少问题上(例如是否攻打燕园,是否占领燕园等)齐宣王也征求他意见。但齐宣王却始终不愿意实施孟子所提出“仁政”方案,所以,孟子还是只有“致为臣而归”,辞职归家了。 当齐宣王通过臣下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39.html

共找到847,6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