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書藏也。从广付聲。方矩切〖注〗臣鉉等曰:今藏腑字俗書从肉,非是。 (府) 文書臧也。文書所藏之處曰府。引伸之爲府史胥徒之府。周禮。府六人。史十有二人。注云。府治藏、史掌書者。又大宰。以八法治官府。注云。百官所居曰府。从广。付聲。方矩切。...
...国语辞典 光大門閭。後以為賀人生子的話。 晉書.卷四十.賈充傳:「逵晚始生充,言後當有充閭之慶,故以為名字焉。」...
...国语辞典 充滿。 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珍怪鳥獸,萬端鱗崒,充牣其中,不可勝記。」 聊齋志異.卷十一.竹青:「又有繡橐維縶腰際,探之,則金貲充牣焉。」...
...三軍之偏也。一曰兵也。从戈䖒聲。香義切 (戲) 三軍之偏也。偏若先偏後伍、偏爲前拒之偏。謂軍所駐之一面也。史漢項羽紀、高帝紀皆曰。諸侯罷戲下。各就國。師古曰。戲、軍之旌旗也。音許宜反。亦讀曰麾。又竇田灌韓傳。灌夫率壯士兩人。及從奴十餘騎。...
...国语辞典 塞住耳朵。 詩經.邶風.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荀子.禮論:「充耳而設瑱。」 古冠冕旁的瑱玉,因其下垂及耳,故稱為「充耳」。 詩經.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
...長也。高也。从儿,育省聲。昌終切 文六 (充) 長也。高也。廣韵曰。美也。塞也。行也。滿也。从儿。育省聲。三部與九部合音也。昌終切。九部。○...
...头肿、喉痹、斑黄、狂乱、谵妄、潮热.登高而呼.弃衣而走.骂詈不避亲疏.凡其在经在络在腑.无不以气实血热显症.此仲景所谓胃家实也.然亦有虚与寒者.则必以相火之虚.故胃怯而不支.为病洒洒振寒.善申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
...国语辞典 豐滿、豐腴。 南齊書.卷四十八.袁彖傳:「彖形體充腴,有異於眾。」 三國演義.第十四回:「公尊顏充腴,以何調理而至此?」...
...伤寒寸脉见涩,便是少阳甲木不舒,尺脉见弦,便是厥阴乙木不达,乙木下郁则生风,甲木上郁则生火,风动火炎,木气枯燥,脾胃被刑,法当腹中急痛,宜先用小建中汤,胶饴、甘、枣,补脾胃之精气,姜、桂、芍药,散肝胆之风火。若不差者,仍与小柴胡汤,温其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