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道集神章上_《景岳全书》

...《內》脈義部位一部位解見後章要精微論曰:尺內兩傍,則季?也,尺外以候腎,尺裏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456.html

經絡的名相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六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頭面、軀幹、四肢等都連繫起來,用真氣來促進全身細胞生理的作用,顯現生命的現象。所言經絡者在修行者言,包括十二經脈、、十二別、十二筋、十五絡,以及很多絡脈和孫絡脈等總稱之名。 吾人色身經絡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34.html

足厥陰肝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第十二節、足厥陰肝共十四穴,原穴為太衝穴,絡穴為足少膽經之光明穴。與膽經相表裡,以裡症虛症為主。 1.中穴道: 起自足大趾末節甲根後叢毛中之大敦穴(井穴),由大趾、次趾岐骨縫間動應手陷中為行間穴(療穴),再上行至第二蹠骨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710.html

黃帝內·靈樞(二)_《黄帝内经》

...氣弱,刺此者,以豪刺,淺刺而疾拔針,日再可也。 黃帝曰:臨深決水,奈何?岐伯曰:血清氣濁(滑),疾瀉之則氣竭焉。黃帝曰:循拙決沖,奈何?岐伯曰:血濁氣澀,疾瀉之,則可通也。 黃帝曰:行之逆順,奈何?岐伯曰: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61.html

足少膽經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腦空等穴,循頸至風池穴,過手少三焦之天牖穴之前,至肩上本之肩井穴,從肩井穴卻交出手少之後,入缺盆穴處。 (2)頭部無穴部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從此一小支之,行於頭之無穴處。 (3)足明胃與手少三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711.html

黃帝內·素問(二)_《黄帝内经》

...應地,人應人,人筋應時,人聲應音,人陰合氣應律,人齒面目應星,人出入氣應風,人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野。 故一針皮、二針肉、三針脈、四針筋、五針骨、六針調陰、七針益精、針除風、九針通九竅、除三百六十五節氣。此之謂各有所主也。 人心意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59.html

手太小腸經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動應手陷中之天窗穴,再上行耳下曲頰下頷角後天容穴,再上行面頄骨下廉目外眥下顴骨下緣之顴穴(療穴),再往上後方,止至於耳珠前之聽宮穴。 2.循行路徑 (1)手少陰心部分:從小指末端手少陰心之少衝穴起,絡入手太小腸經之少澤穴。 (2)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57.html

卷之須集傷寒典下_《景岳全书》

...,犀角地黃湯。內外俱熱,明狂躁,大渴發斑者,白虎湯,或加人參。毒赤斑,狂言見血者,毒升麻湯。疫癘發斑,大熱而燥者,三黃石膏湯。火鬱於,寒邪不解,仍滑數而發斑者,一柴胡飲。明外邪,毒不解者,升麻湯。脾腎本虛,外邪不解而發斑者,五...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460.html

手少陰心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第五節、手少陰心共九穴,原穴為神門穴,絡穴為手太小腸經之支正穴。少陰經是陰氣初生的意思,所以主要反映在裡症虛症,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1. 中穴道 起自腋窩中間,腋下動內側之極泉穴,沿手肘內側下行肘上三寸之青靈穴,再下行至手肘...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56.html

經脈之意義與色身經絡循行路徑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貳、陰經脈之意義 第一節 陰之意義 正十二經脈含三、三陰脈,手、足具足合共十二經脈。故臟腑、陰經脈具有表裡相互配對者。在陰中除其臟腑名外,有其代表氣勢的名,茲將其說明如下: 一、:指氣旺盛之意義,因為其位於...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67.html

共找到113,6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