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拇指螺蚊面(按:另有在大指第二节之说)主治病症:消化不良,泄泻,呕吐,疳积。备考:《按摩经》:“脾土,曲指左转为补,直推之为泻。饮食不进人瘦弱,肚起青筋面黄,四肢无力用之。”〔按〕该穴为小儿推拿最常用穴,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凡推必用补...
...第四節、足太陰脾經 脾經共廿一穴,原穴為太白穴,絡穴為足陽明胃經之豐隆穴。是陰氣最盛的經絡,所有本經絡穴善於對裡寒裡虛發揮效用。 1. 經中穴道 起自足大趾外側趾甲角後之隱白穴(井穴),往後側緣行至太白穴(原穴),上循經足大趾側後方之公孫...
...虽说“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其实大寒时的养生也不是进补防寒那么简单。中医养生认为本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原则,大寒养生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外,还要为来年春天生发做准备。 冬天人们都期待暖,但大寒节气的到来让人不得不说寒。大寒时节的养生保健...
...部位 在足内侧核骨下陷中.证治 身热烦满.腹胀食不化.呕吐脓血.腰痛.大便难.气逆.霍乱腹中切痛.针灸 针入三分.可灸三壮.按∶太白乃阴俞土穴.土能生金.西方金.其色白.足内侧肉色较足跗足底特白.望其色而名之.故称太白.穴在足内侧核骨下....
...也叫“腧穴”或“输穴”。即广泛地指穴的总称,也即穴的别名。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或足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注为俞」。也就是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逐渐淮集输注到更大的水渠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俞穴,又称“十二俞穴”,其名称是:肺...
... 八会 板门 大骨空 大指甲根 小骨空 五虎 五经纹 小天心 指根 一扇门 二扇门 凤眼 高骨 灸癜风 旁虎 拳尖 三门(又名少骨) 四开 四横纹 四前 外劳宫 注夏 中指节于(中指之节) 脾经(脾穴,脾土) 胃经(胃穴) 肝经(肝穴) 胆...
...手少阴心经,文自极泉而下行也。【脾经诸穴歌】足太阴脾中洲,二十一穴太自游,赵大都穴瞻太白,访公孙兮至商丘,越三阴之交而漏谷地机,可即步阴陵之泉,而血海箕门是求,入冲门兮府舍轩豁,解腹结兮大横优游。腹哀食窦兮,接天溪而同派;胸乡周荣兮,缀大包...
...星名,即金星,又称“长庚”、“启明” vesper;Venus 察日行以处位太白。——《史记·天官书》 山名,位于陕西省眉县东南 Mount Taibai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 峨眉巅。—— 李白《蜀道难》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庚辰经注阳穴,壬午膀胱委中寻,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癸巳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水穴荥。丙日申时少泽当,...
...任脉络(任脉之别)--尾翳穴(即鸠尾穴);督脉络(督脉之别)--长强穴;脾之大络--大包穴。募穴指位于胸腹部体表和脏腑生理、病理反应有密切关系的一些反应点(穴位)。它们都是脏腑经气聚集的地方。即:肺募--中府穴心募--巨厥穴肝募--期门穴脾...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