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阻-大肠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痰湿阻 痰湿阻证,是指由痰湿阻滞于而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咳嗽痰多,色白而黏,容易咯出,胸部满闷或见气喘,喉中痰鸣,舌淡苔白腻,脉滑。 [分析] 本证多因久咳伤肺,不布津,水湿停聚而成为痰湿;或由脾虚生湿,输布失常,水湿凝聚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69.html

肠液_病理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大肠津液不足所出现的病变,多阴血不足或热病伤津有关。主要症状有便秘或排便困难,兼见消瘦,皮肤干燥,咽干,舌红苔少,脉细。多见于老年性便秘或习惯性便秘。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dachangyekui-131.html

痰热壅-大肠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痰热壅 痰热壅证,是指热邪夹痰内壅于所表现出的实热证候。 [证候] 咳嗽气喘,呼吸急促,甚则鼻翼煽动,咯痰黄稠或痰中带血,或咯脓血痰有腥臭味,发热,胸痛,烦躁不安,口渴,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 本证多因温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68.html

大肠脉_《诊脉三十二辨》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而实.谓之阳结.络循咽.大肠为腑.咽门燥.大肠结皆坐此.浮甚或三部俱浮.恶寒壮热.热能伤气.气伤不能卫.金反而木反盛.咳嗽气促.痰唾稠浓.双目流泪.皆坐此.之积名曰息奔.左右胁下. 如覆杯.以春甲乙日得之.盖心邪传当传肝.肝旺...

http://qihuangzhishu.com/248/11.htm

脏腑辨证_《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酸臭。舌象:舌厚腻。脉象:滑。四、大肠辨证居胸中,经脉下络大肠大肠相为表里。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大肠主传导,排泄糟粕。的病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见气虚和阴虚,实证多见风寒燥热等邪气侵袭或痰湿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92-4-3.html

姜春华_二、辨辨证相结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舌苔黄黑干燥等主证,这些不同的病种,不同的病因病理,统用承气汤以泻胃家实热,结果是一泻而愈。为什么有效?我想有效必有理,所以辨证论治还应当重视,可能它的理论比一一药的道理复杂得多。” (五)中医辨证西医辨如何结合 中医的“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jiangchunhua/539-3-2.html

大肠俱实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候名。大肠相表里,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肺气为实邪所闭,失其肃降,影响大肠的传导;或热结大肠,影响肺气肃降,出现表里俱实证。《千金要方》卷十七:“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阳俱实者,手太阴阳明经俱实也。苦头痛,目眩,惊狂,喉...

http://qihuangzhishu.com/168/497.htm

刘瓦利辨辨证相结合治疗皮肤病_【中医宝典】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刘瓦利在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采用辨辨证相结合治疗皮肤病疗效显著。辨证是中医治病的先决条件,而西医诊断又是治疗疾病的前提。对于病人,既要重视辨别是什么病,又要分析其当前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证,善于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46.html

中医理论_中医文化_【中医宝典】

...学说—心 常见病脉及主 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 冲脉 从中医认识阴阳 大肠结热-大肠辨证 大肠湿热-大肠辨证 肠液-大肠辨证 带脉 胆郁痰扰-肝辨证 当代中医藏象理论的反思 冬不藏精春必 督脉 督脉的意义 耳...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lilun-728-1.html

大肠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的传导功能,主要胃的通降、脾之运化、之肃降以及肾之封藏有密切关系。大肠,传导失常,主要表现为大便质和量的变化和排便次数的改变。如大肠传导失常,就会出现大便秘结或泄泻。若湿热蕴结于大肠大肠气滞,又会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2...

http://qihuangzhishu.com/44/20.htm

共找到818,76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