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临床表现及治疗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伤口传染,产生外毒索引起的急性。临床特征为牙关紧闭,强直性痉挛和阵挛性痉挛。病原体为破伤风杆菌,一般从污染的家畜粪便、土壤、污泥、尘埃等经伤口传染,人群昔遍易感,病无持久免疫力。本病属“金创得风”、“破伤风”范畴。...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387.html

马属动物破伤风的治疗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因为马属动物为的最易感动物,所以马属动物破伤风发病率高于其他动物。加之因笼头不当造成颈部勒伤,装蹄时造成蹄部钉伤、蹄角质发育不良发生蹄底刺创,使役过程中发生深部组织刺创,以及去势、外伤处置不当等而易引发本病。 (一)症状 典型的马属动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438.html

死亡率高达20-40%专家提示夏天当心破伤风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姑妈吓坏了,赶紧把他送到县医院,经医生诊断,小明感染上了破伤风,虽然全力抢救,10岁的小明还是失去了生命。 破伤风死亡率为20—40% 据北京海淀医院急诊科主任欧云松介绍,破伤风是由于破伤风杆菌自伤口侵入身体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419.html

破伤风的早期发现法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虽很凶险,但只要发现得早并及时治疗,同样是可以治愈的。所以说,对于破伤风患者,抢救的关键是及早发现。 破伤风患者常有外伤史,特别是有被铁锈或粪土等污染的伤口存在。它一般在伤口1~2周开始发病。此病虽很凶险,但只要发现得早并及时治疗,同样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386.html

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使用说明书_《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后一般每10年注射1,如遇特殊情况也可5年加强10.5孕妇可在妊娠第4个月注射第1,6~7个月时注射第2,每次注射0.5ml。禁忌患严重疾病、发热或有过敏史者及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发生神经系统反应者禁用。反应注射本品局部可有红肿、...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shengwuzhipinguicheng/1010-28-2.html

破伤风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破伤风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一、西医治疗方法 (一)治疗 具有明确外伤史及典型临床表现的破伤风患者,一般均能及时诊断。因而,治疗是否适当为直接影响破伤风预后的关键。在破伤风的治疗中,彻底的伤口处理,恰当地控制肌肉痉挛而防止喉痉挛,以及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最为重要。 1...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PoShangFeng264743.htm

破伤风_【中医宝典】

...抗毒素或TIC抗菌治疗)。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亦称“破伤风”。中医学认为,“金创得风”,即本病的发生必须具有创伤和感受风邪两个因素。创伤,或有感染病灶,失于调治,流血过多,营卫空虚,正气低下,外感风邪,由外达里而发病。肝脏有调节血液的功能,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6038.html

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使用说明书_《中国生物制品规程》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以后一般每10年注射1,如遇特殊情况也可5年加强10.5孕妇可在妊娠第4个月注射第1,6~7个月时注射第2,每次注射0.5ml。禁忌患严重疾病、发热或有过敏史者及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发生神经系统反应者禁用。反应注射本品局部可有红肿、...

http://qihuangzhishu.com/1010/54.htm

关于破伤风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承山.均采用泻法,留15~30分钟. 预防与 (1)主动免疫注射破伤风类素作为抗原,使机体产生抗体-抗毒素达到免疫的目的,是目前最有效、最可靠、最经济的预防方法。 (2)被动免疫,创伤发生24小时内,皮下或肌内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适用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402.html

外伤科疾病有哪些_【疾病大全】

...肋骨骨折手部肌腱损伤腰腿痛腰肌劳损破伤风断指再植多系统器官功能创伤性休克败血症指骨骨折颅骨骨折腰疝副神经损伤颈部脊髓损伤颈部开放性损伤喉部钝挫伤 外伤科其他疾病 腹部创伤非冻结性冷伤创伤性窒息创伤性气胸创伤性溃疡创伤性鼻中隔创伤性鼻出血喉部...

http://jb39.com/waishangke/index.htm

共找到265,72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