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引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汤之有引,如舟之有楫。古人用汤,必须置引,如仲景桂枝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药等分同用,良可取汗。又如东垣补中益气汤,亦用姜、枣,并无发汗之说。乃姜、枣少用而力薄,故不致渍形以为汗也。即此两汤类推,药引不可不考。古今汤方莫尽,药引无穷...

http://qihuangzhishu.com/472/766.htm

药引虽轻 可取功倍之效_中药偏方秘方_【中医宝典】

...生姜:有散风寒、暖胃肠、止呕的作用。治疗风寒外感、胃寒呕吐等症的多种中成药,以及健脾和胃的香砂六君丸等,可取生姜3~5片(9~15克),水煎取汤送服。 药引大多具有药源丰富、容易寻觅、质地新鲜等特点,可适应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需要。用量应...

http://zhongyibaodian.com/pianfang-mifang/a12741.html

“药引子”有啥用_【中医宝典】

...中药的药引又称引药,药引子。中医处方是以“君、臣、佐、使”的原则来配伍的,药引就是“使药”。药引的主要作用有哪些呢? ■引经作用 药引可引导药物对机体的某一部位或脏腑充分发挥治疗作用。如治疗肾阴亏的六味甘草能调和诸药,并起矫味作用。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5972.html

药引子朱元璋_【中医宝典】

...现今,服用中药、中成药,多用白开水、酒、淡盐水、蜂蜜水、米汤、红糖水、葱白汤、姜汤等作药引子送服。药引有引药归经,增强疗效之功用,有时还兼有调和、顾护、制约、矮味等功效,中药、中成药适当配合,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药引子的来历还朱元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21.html

闲话中医:老处方_【中医宝典】

...用法不同,这是一层。另一层更重要,药即是毒,很多药,制不制,毒的大小轻重就不一样。某种毒药该怎样用,往往视病人和病情而定,若不明制不制的差别,保不准就会出人命事故,故医者不能不慎,不能不虑。 以上两点,且不止于医者自己的持重,旧时的处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35.html

归经理论_中医知识_【中医宝典】

...归经是指某一药物根据它的性味、颜色归人某一经而发生疗效。推而广之,临床上任何药物,都可进人体内某一部位引达病所,借以更好发挥其功能。别看药引处方中的配角,它的作用却不可小看,有时甚至能收“药半功倍”之效。例如治疗风寒感冒时在辛温解表剂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shi/b34991.html

漫话中医处方文房四宝_【中医宝典】

...纸 造化的确是垂青有心之人,酬谢勤勉之士。常用于书画、包括书写中医处方的宣纸,就是被无意中发现的。宣纸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史籍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旧唐书》记载,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江西、四川、皖南、浙东都产纸进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83.html

女性阴道炎食疗处方有哪些_【妇科宝典】

...冰糖少许。先将扁蓄、川萆解以适量水煮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食用时调入冰糖即成。本方具有利湿通淋,抑菌止痒之功。 处方(2):椿白皮、白藓皮、黄柏。 加水适量煎取。本方能清热利湿。 处方(3):白扁豆、白术、冰糖适量。白术用袋装扁豆煎汤后去...

http://jb39.com/fk/24241.html

处方集_【中医宝典】

...什么是《国家处方集》? 国家处方集是按照各国的国家药物政策、国家标准治疗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编写的指导性文件。它是用于指导医生遵照国家规定,对患者合理、安全、有效地进行药物治疗的专业文件,也是医院进行医疗管理、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实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0607.html

中国素女经-泄精的次数媚药的处方_【中医宝典】

...作用会更激烈。淫羊藿是媚药之王。在日本也有一种草叶类似淫羊藿的药草  。日本人称之为碇草。经制成生药之後,一直被认为是媚药之王。 蔡一藩说:「以前有一位牧羊者,在羊群中发现一只雄羊一天性交百次以上,他吃惊之馀,历经多方调查,始知道这只羊它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191.html

共找到287,3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