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医学特色诊疗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诊断 除了目诊之外,壮医还有不少颇具特色诊断方法,而且多强调整体诊察、数诊合参,以其疾病本质获得较为正确认识。 (一)望诊 即通过肉眼观察而诊察疾病。因人体有谷道、水道、气道与自然相通,龙路、火路沟通体内,五脏六腑之精华皆上注于目...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53.html

第五章第七节壮医理论初步形成壮医著作出现_【中医宝典】

...诊,这些诊法均具有壮医特色(具体内容见第六章第四节)。 治疗方面,壮医有内治法和外治法两大类,内治法既有对症治疗,亦有因治疗。其特点是,以辨为主,用药简便,专专方。壮医在治疗方面特点是外治法丰富多彩,几乎所有病证都可采用外治法,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15.html

第六章 壮医药理论和治疗方法概述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壮医药经过较长时期知识积累和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系统、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理论体系雏形。在学术上具有与中医其他民族医药(如藏医、蒙医、维医、傣医等)不同特点,即地方民族特色。它不是某个壮医个人创造,而是无数壮医人民...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14.html

古代脉学中有关脉象变动认识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上强调四诊,色脉、色脉尺诊等,其本身亦是在使用遍诊诸法人迎、脉口等等,没有以寸口一脉做为一个系列以诊诸之说,由于它是认识疾病各种手段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它就成为系统辨证一部分,而且通常还是重要一部分。因而它本身亦就具有了和反映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0.html

第五章 第五节 医疗制度和医疗机构建立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医长",成为医药世家。说明在起义部队中,有不少壮、汉医生,并已设立了医疗制度。这方面有关文献缺乏记载,尚待进一步考证。据有关史料记载,起义首领侬智高母亲阿侬是一位医术颇精壮医,擅长骨伤科,阿侬随起义军把壮医医术传播到云南。 明清时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47.html

壮族医学理论体系_【中医宝典】

...;⑤根据邪毒性质和位,嘱以饮食宜忌和护理注意事项。 七、壮医针灸药物治疗作用认识 壮医从长期临床实践中认识到,针灸、刺血、拔罐,刮痧等这一类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外治方法,在人体龙路、火路某些体表气聚部位(即穴位)施以调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97.html

壮医内科学发掘整理研究通过专家鉴定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该课题研究历时3年,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就壮医内科发展史、基本理论、内科因病机、常用诊疗技法、内科证治规律辨治特点、40多种内科病症具体诊疗等进行了深入整理研究。整理保存了一批名老壮医诊治内科疾病宝贵经验。...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52.html

第五章 第八节 壮医预防方法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因此壮民十分注重未病先防,并在长期医疗实践生活经验中,根据居住自然地理环境、文化风俗习性等,总结出-'些颇具特色且行之有效预防疾病方法。 一、瘴气预防 (一)佩挂药驱瘴法 每年炎热雨季来临之际(多在端午节),壮民各家各户均将自...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38.html

壮医早期医疗卫生活动文献记载_【中医宝典】

...文字,缺乏文字知识,因而其医疗活动情况,诊疗经验等没能用文字记载下来,只能靠口耳相传,如在壮族地区发现了年代最早青铜针银针,未见有文字记载,却是在考古中发现。这就给我们了解早期壮医活动情况增加了困难,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它客观存在。 古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79.html

第三章 第二节 从考古发现来探讨壮医针刺疗法起源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相似,可以确认为医疗用针。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范围内发现年代最早绞索状针柄金属制针具。这种针柄后世针具针柄造型具有深远影响,并一直沿用至今,在我国针具史上有重要意义。壮族地区先后发现了年代最早青铜针银针,而同一时期有关文献却未...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23.html

共找到1,034,04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