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考》柴胡地骨皮汤柴胡 地黄皮(各三钱)实者加大黄、朴硝。《气厥论》曰∶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此方主之。膀胱者,水道之所出;小肠者,清浊泌别之区也。膀胱移热于小肠,则清浊不能泄别,湿热不去,势必上蒸,故令口中糜烂而疮。乃...
...地骨皮又名杞根、地节,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根皮,每年春初或秋后采挖,洗净泥土,剥下根皮,晒干即可入药。市场上有以木樨科植物毛叶探春的干燥根皮(称为荃皮)冒充地骨皮,使用时注意鉴别。 地骨皮又名杞根、地节,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根皮,每年春初或秋后...
...目录 《圣济总录》补药地骨皮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补药地骨皮散【处方】地骨皮(去土)半两,白蒺藜(炒)半两,苦参半两,苍耳半两,原蚕沙(微炒黄)半两,人参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山栀子(炒香)...
...直径0.5~2cm,厚1~3mm。外表面土黄色或灰黄色,粗糙,有交错裂纹,易剥落;内表面黄白色,有细纵纹。质脆,折断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较厚,土黄色;内层类白色。微有香气,味稍甜。 化学成分 根皮含甜菜碱(betaine)、枸杞酰胺(...
...目录 《医学纲目》加减地骨皮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纲目》:加减地骨皮散【处方】知母、柴胡、甘草(炙)、半夏、地骨皮、赤茯苓、白芍药、黄耆、石膏、黄芩、桔梗。【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上消。【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钞类编...
...目录 《食医心镜》地骨皮粥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食医心镜》:地骨皮粥【处方】地骨皮30克 桑白皮15克 麦冬15克 面粉100克【制法】先煎3味药,去渣,取汁,与面粉共煮为稀粥。【功能主治】清肺,生津,止渴。适用于消渴(糖悄病)、...
...目录 《杏苑》黄耆地骨皮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杏苑》:黄耆地骨皮散【处方】黄耆1钱2分,地骨皮8分,柴胡8分,赤芍药8分,生地黄8分,麦门冬8分,当归8分,赤茯苓8分,黄芩8分,人参1钱,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劳热羸瘦,...
...、低热不退等症,尤为适宜,常与青蒿、鳖甲、白薇等药配用。【处方用名】地骨皮(洗净,晒干,切碎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按语】1.地骨皮与丹皮,都能凉血疗虚热,用于阴虚发热。但地骨皮能清泄肺热;而丹皮能清泄肝热,且能清血分实热...
...(灌木)入肺降火入肾凉血凉骨地骨皮(专入肺肾。)即枸杞根也。味甘气寒。虽与丹皮同治骨蒸之剂。但丹皮味辛。能治无汗骨蒸。此属味甘。能治有汗骨蒸。且丹皮原属入血散瘀之品。汗者血也。无汗而见血瘀。则于辛于寒最宜。若有汗骨蒸而更用以丹皮辛散。不竟...
...地骨皮与青蒿相伍,退热之功甚着。余治疗阴虚内热,虚劳骨蒸,症见午后或夜间潮热,肢蒸心烦,咽干盗汗,舌红少苔,脉象细数,常用《证治准绳》中的清骨散,方用:银柴胡6克,胡黄连、秦艽、鳖甲(醋制)、地骨皮、青蒿、知母各9克,甘草5克。 水煎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