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断登革热传播途径_传染病_【中医宝典】

...尽量减少集会。必要时可实施对交通工具灭蚊和对有关人员进行检疫。 目前对登革热没有特异性预防措施,根据多年国内外防治工作的经验,控制和消灭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当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在登革热出血热爆发流行时,使用杀虫剂杀灭室内外成蚊是必需的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68.html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_传染病_【中医宝典】

...潜伏期5~8d。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分为典型、出血热综合征3型。 我国近年来所见的登革热可分为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和重型登革热。 一、典型登革热 (一)典型登革热 1.发热 所有患者均发热。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57.html

什么蚊子传播登革热_传染病_【中医宝典】

...报告的发病人数有数千万人,有50万的住院病例,其中90%的病人是15岁以下的儿童,平均的死亡率为5%,死亡在2万人以上,它是仅次于疟疾的重要热带病。近二十年来,登革热出血热不仅在东南亚流行趋势加重,而且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复燃。...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81.html

登革热病毒_传染病_【中医宝典】

...大多数国家登革热的死亡率大约为5%,大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壮年中。 本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登革热属于黄热病毒属,自然就姓黄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34.html

治疗出血热休克综合征_传染病_【中医宝典】

...电解质),如口服无效,可按病情需要,给予 静脉补液,但不宜应用高渗糖补液,补液过程应细心观察,注意早期脑水肿症状和警惕输液反应的发生。 治疗出血热综合征以支持疗法为主,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严重出血病例,考虑发病机制以变态反应...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92.html

登革热的概述_传染病_【中医宝典】

...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 出血热的发病原理有三种假说:一是病毒株的毒力不同。Ⅱ型病毒引起出血热,其他型病毒引起登革热。二是病毒变异,认为病毒基因变异后导致毒力增强,但目前病毒变异的证据尚不充分。三是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46.html

出血热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出血热_查疾病_【疾病大全】

...出血热休克综合征应与下列疾病作鉴别诊断: 1.钩端螺旋体病皮疹、皮肤瘀点较少见 较常出现腓肠肌痛、眼结膜下出血,早期即有肾损害,尿中出现蛋白质、细胞和管型,外周血液白细胞增多。若延误诊治,重型病例后期常出现出血和多器官损害。血清...

http://jb39.com/jibing-zhenduan/DengGeChuXueRe264491.htm

登革热症状_登革热有什么症状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3~15天,通常为5~8天。 世界卫生组织将登革病毒感染性疾病分为登革热出血热。临床上将登革热分为典型、轻型与重型。出血热分为无休克的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和...

http://jb39.com/jibing-zhengzhuang/DengGeRe269779.htm

病毒性出血热症状_病毒性出血热有什么症状_查疾病_【疾病大全】

...并可发生腔道大出血,如咯血、呕血、便血、鼻出血等。 (2)出血热:登革病毒可引起无出血倾向的登革热,但近20年来,在东南亚地区的登革热,常伴有严重的出血和休克的重症流行,称为“出血热”。出血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症状有高热、...

http://jb39.com/jibing-zhengzhuang/BingDuXingChuXueRe261584.htm

毒蚊传播的不只是登革热_传染病_【中医宝典】

...前一阵,泰国的闹得沸沸扬扬,我国也第一次公布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疫情公告。其实,出国旅游时需要注意的蚊传播疾病(又称蚊媒病)不只是登革热,要防备的还有恶性疟疾、乙脑和黄热病等。 疟疾,旧称“瘴气”、“打摆子”。为发冷、发烧、出汗、退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79.html

共找到311,3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