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早舌专著_【中医宝典】

...你注意过自己舌头吗?为什么舌头上有一片象苔藓一样东西?而舌头颜色又为什么常常改变?为什么有人舌嫩而有人舌红? 又为什么有时舌头上象缺了一点什么似的? 这些都是属于中医舌诊所要回答问题。舌是中医诊断学认为人体重要脏器疾病,均可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46.html

专著解释_专著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专题论著 monogragh;treatise;specialized publication 犯罪心理学专著 国语辞典 針對某一領域加以研究所寫成著作。 如:「他是物理學權威,寫了不少這方面專著。」...

http://hanwen360.com/c/106647.html

中医----切_【中医宝典】

...情况,如阳证反见阴脉,阴证反见阳脉,因此把脉作为唯一诊断方法是非常片面,必须强调"合参",才能了解疾病全貌,作出正确诊断。 1.切脉部位:一般取寸口脉,即桡动脉腕后浅表部分。 2.切脉方法;切脉时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伸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45.html

如何看待切诊居于之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则不失矣。”这就明确地指出了,诊断过程,是通过望、闻、问、切综合分析,确定诊断,不是单靠任何一种诊法而定诊断。中医之望、闻、问、切,犹如西医询问病史和检查视、触、叩、听,...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8.html

辽夏金元医学基础理论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也是如此。除上述医家及有关著作外,金元时期还有不少《内经》研究专著。如刘完素《图解素问要旨论》(八卷),《素问要注》(佚),元代薛时平《新刊注释素问玄机原病式》,李季安《内经旨(指)要》(佚)等。现存比较有成就...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04.htm

与脉发展时间差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内容,较前有所增加,但尚未形成系统理论。元代才出观第一部舌专著,即《敖氏伤寒金镜录》,此书对于舌学来说,虽然亦具有划时代意义,但无论是其理论性、系统性、以及规范化方面都与《脉经》无法比拟。但它作为诊断方法被确定下来,尽管在很长一段...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5.html

第九章第二节壮医药发掘、整理和研究近况(1)_【中医宝典】

...专门民族药研究室,其研究成果,已编成《实用壮药学》一书。 、诊断方法研究 壮医诊断方法除了与中医相同望诊、问诊、闻、切(脉)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独具特色诊法,现已挖掘、整理了目、甲、腹、指等,内容丰富多彩且有实用价值,...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61.html

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望诊、闻、问诊和切诊等种诊病方法合称。必须结合连用,互相参证,才能全面了解病情,为辨证和治疗提供充分依据。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izhen-1382.html

壮医内科学发掘整理研究通过专家鉴定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初步完成了对部分内科病症临床观察。壮医内科专科如目专科建立和逐步完善,已被列为全国民族医药重点专科之一。同时,该课题发表了10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并出版了《中国壮医内科学》专著。...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52.html

石仰山_中以问诊为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望、问、闻、切,望、闻、切可以由医生本人潜心观察、仔细检查可得,但问诊必须病人配合。一般治病用药首先识病,要识病必先获取证信息。故诊病时首先要细问病情,知病之来、病之演变、病之现状,方可知病之起始。疾病过程,病之深浅。以及病人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hiyangshan/595-6-4.html

共找到940,60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