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5-1 核酸的组成核苷酸中的碱基均为含氮杂环化合物,它们分别属于嘌呤衍生物和嘧啶衍生物。核苷酸中的嘌呤碱(purine)主要是鸟嘌呤(guanine,G)和腺嘌呤(adenine,A),嘧啶碱(pyrimidine)主要是胞嘧啶(...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过程。次黄嘌呤则在磷酸核糖焦磷酸参与下生成次黄嘌呤核苷酸,再进入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中,可使细胞利用现成的嘌呤碱或嘌呤核苷重新合成嘌呤核苷酸。因此,肌苷可通过其代谢产物参加到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及补救合成途径中,为能量...
...(一)影响核酸(DNA,RNA)生物合成的药物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重要生命物质,它控制着蛋白质的合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而核苷酸的合成需要嘧啶类前体和嘌呤前体及其合成物,所以这一类型作用的药物又可分为①阻止嘧啶类核苷酸形成的抗代谢药...
...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途径与嘌呤核苷酸相似。首先通过核苷酸酶及核苷磷酸化酶的作用,分别除去磷酸和核糖,产生的嘧啶碱再进一步分解。嘧啶的分解代谢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分解代谢过程中有脱氨基、氧化、还原及脱羧基等反应。胞嘧啶脱氨基转变为尿嘧啶。...
...次黄嘌呤转化成次黄嘌呤核苷酸;腺嘌呤转化成腺嘌呤核苷酸;或者它们可重新合成。嘌呤代谢的首步反应及其反馈抑制的部位是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谷氨酰胺+H2O氨基磷酸核糖+谷氨酸+焦磷酸(PPI),该反应由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PRPPAT)...
...HGPRT或HPRT) 缺陷,致嘌呤代谢异常,尿酸蓄积。HGPRT 是嘌呤补救途径的重要环节,它将次黄嘌呤和黄嘌呤转化为核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IMP)和鸟嘌呤核苷酸(GMP)。LNS的遗传学特征为X性连锁隐性遗传,母亲为基因携带者,专侵犯...
...dTMP的转化。N10-CHO-FH4和N5N10-CH=FH4分别参与嘌呤碱中C2,C3原子的生成。2.SAM提供甲基可参与体内多种物质合成。例如肾上腺素、胆碱、胆酸等。一碳单位代谢将氨基酸代谢与核苷酸及一些重要物质的生物合成联系起来。一碳...
...参与尿酸代谢的嘌呤核苷酸主要有3种,即次黄嘌呤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鸟嘌呤核苷酸。核苷酸的生成有2个途径:主要是从氨基酸,磷酸核糖及其他小分子的非嘌呤基前体,经一系列步骤合成的,另一途径是从细胞中的核酸(主要包括DNA和RNA)分解而来。在...
...1.[美]David W.Martin,滕爱莲译: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代谢,《生理化学评论》H.A.哈珀等着,第一版,第500页,科学出版社,北京,1985年。2.沈同等主编:核酸的降解与核苷酸代谢,《生物化学》,第一版,第590页,...
...而且快速、经济、简便实用。(二)嘌呤代谢紊乱与痛风尿酸是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重要产物,血和尿中尿酸浓度的检测是嘌呤代谢紊乱的重要化学指标。可由经典的磷钨酸还原法和高度特异的尿酸酶等化学方法检测。健康成年男子每天约生成尿酸600-700mg,...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