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指痈疮生于兜部位者。亦名兜喉痈。该病多因痰火邪毒上炎,致使兜痈而发。症见下肿甚,疼痛连及咽喉,牙关开合不利,饮食吞咽受累。《增删喉科心法》有:“此症生于两腮肌肉不着骨之处。高肿红色焮痛,连及咽喉,初起寒热往来。”治宜解毒,...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673.htm

斗的解释_斗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頰。 元.趙君祥.新水令.枕痕一線玉生春套.繡針兒怕待親曲:「繡針兒怕待親,斗兒粉香褪。」 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汗浸浸的斗兒搵鉛華,似一朵露濕海棠花。」...

http://hanwen360.com/c/159615.html

痈(附耳症)_《保婴撮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属足阳明胃经,其生痈者,多因儿食甘甜浓味,脾胃积热所致。亦有乳母郁怒,儿受其患者。若因热积于内,二便不通者,用凉膈散。风邪相搏,二便如常者,用漏芦汤。胃经风热,或兼咽喉肿痛,用升麻防风汤。若禀赋阴虚火动,颏间或两耳内生,或出脓不止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baoyingcuoyao/615-17-2.html

痈_《证治准绳·幼科》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薛〕属足阳明胃经,其生瘫者,多因儿食甘甜浓味,脾胃积热所致,亦有乳母郁怒,儿受其患者。若因热积于内,二便不通者,用凉膈散。风邪相搏,二便如常者,用漏芦汤。胃经风热,或兼咽喉肿痛,用升麻防风汤。若禀赋阴虚火动,颏间或两耳内生,或出脓...

http://qihuangzhishu.com/494/236.htm

痄腮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痄腮又名“肿”或叫““,也有称为“虾蟆瘟”。 【痄腮】 又名“肿”或叫““,也有称为“虾蟆瘟”。感受温毒病邪后,肠胃积热与肝胆郁火壅阻于少阳经络所致,冬、春季常见流行,以学龄儿童发病较多。主要症状为一侧或先后在两侧腮腺部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878.html

肿痛_《回生集》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赤小豆。浸软杵末。水调涂之即消。涂背神效。治头疼耳边发肿太阳 俱疼不可忍。大黄(一两) 青木香 姜黄 槟榔(各三钱)以上为细末。用醋蜜和调涂患处。中留一孔。气干则易涂。二三次即愈。...

http://qihuangzhishu.com/820/289.htm

别颏的解释_别颏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癟嘴巴、癟幫子。 西遊記.第二十回:「你那個徒弟,那般拐子臉,別頦,雷公嘴,紅眼睛,一個癆病魔鬼,怎麼反沖撞我這年老之人!」...

http://hanwen360.com/c/28187.html

痈(附耳症)_《保婴撮要》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属足阳明胃经,其生痈者,多因儿食甘甜浓味,脾胃积热所致。亦有乳母郁怒,儿受其患者。若因热积于内,二便不通者,用凉膈散。风邪相搏,二便如常者,用漏芦汤。胃经风热,或兼咽喉肿痛,用升麻防风汤。若禀赋阴虚火动,颏间或两耳内生,或出脓不止者,...

http://qihuangzhishu.com/615/141.htm

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奇方类编》赤小豆为末,或水或醋调敷。 目录 《奇方类编》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奇方类编》 赤小豆为末,或水或醋调敷。 引用:《奇方类编》 下载:《奇方类编》chm电子书 牛角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牛角 ...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sai.html

风三联疫苗_【中医宝典】

...问:麻风三联疫苗是预防何种疾病的? 答:麻风三联疫苗是可以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三种传染病者暂缓接种 (四)孕妇禁用 (五)个人或家族有癫痫史 (六)有脑外伤史 问:接种了麻风三联疫苗后后什么副反应?如何处理? 答:接种了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211.html

共找到75,6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