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恽对史记传播的贡献

...由于司马迁生前就一直防着史记被汉武帝焚毁。他在报任安书里说,史记写完之后,要“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的。司马迁充分考虑到史记的内容有批判性,很有可能被武帝焚毁,就安排了一些保护措施。比如说,藏在深山里,你想烧也找不到...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029.html

史记的解释_史记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则记述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史记不仅仅是史学著作,由于描写历史人物生动形象,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Shi Ji(...

http://hanwen360.com/c/300713.html

班固的史记_史书_【文学360】

...现在有许多人以为说司马迁写了史记乃是班固的“发明”,此种说法大可存疑。 不错,班固及乃父班彪确实曾称司马迁之书为史记,但在班氏父子的辞典中,“史记”却是作为一个比较通用的名词而非专称出现的。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引几段汉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934.html

史记在线阅读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开始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史记司马迁,字子长,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773.html

司马迁大事年表

...) 24岁,为郎中。司马迁侍从武帝巡视至雍,祭祀五帝。获白麟。司马谈始修太史公书史记原计划记事止于此年。太史公自序:“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扣来司马迁修改下限述于太初末年。公元前119年(元狩五年) 28岁,为郎中。汉武帝游...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515.html

史记的内容结构_史书_【文学360】

...及其规律。 参考内容 史记参考了众多典籍,如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和诸子百家等,同时参考档案、民间古文书籍。司马迁还亲自采访,进行实地调查,然后对材料精心选择使用,治学态度异常严谨。 汉代之前的历史著作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922.html

司马迁的后代_历史学家_【文学360】

...太史公祠,为先祖司马迁祭祀扫墓。为什么这些司马迁的后代却不姓司马呢? 司马迁因“李陵事件”惨受宫刑,悲痛欲绝。为了完成先父的遗愿,为后人留下一部信 史,他忍辱负重,在困厄潦倒之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不朽的史学巨著史记。因史 记对史实...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895.html

史记的相关资料_史书_【文学360】

...世。司马迁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裴骃为史记作注而垂名于中国史坛。他反复研究史记,“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秋,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他博采经传百家及先儒学说,凡对作注有所裨益,便...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936.html

史记简介_史记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7686.html

史记的写作方法_史书_【文学360】

...史记是一部纵横古今数千年的巨著。它的出现一方面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史学家艰苦劳动的产物。对司马迁而言,首先是秉承遗命,继续先祖的太史事业。他的父亲司马谈早就打算编写一部史书,但是,这个愿望未能实现。临终司马谈嘱咐儿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910.html

共找到466,6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