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 【集解】藏器曰︰毛蓼生山足,似马蓼,叶上有毛,冬根不死。 时珍曰︰此即蓼之生于山麓者,非泽隰之蓼也。 茎叶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痈肿疽瘰癧,杵碎纳疮中,引脓血,生肌。亦作汤,洗疮,兼濯足,治香港脚(藏器)。...
...蓼(《本经》中品)【校正】自菜部移入此。【释名】时珍曰︰蓼类皆高扬,故字从,音料【集解】《别录》曰︰蓼实生雷泽川泽。弘景曰︰此类多人所食。有三种︰一是青蓼,人家常用,其叶有圆有尖,以圆者为胜,所用即此也;一是紫蓼,相似而紫色;一是香蓼,...
...类甚多,有紫蓼、赤蓼、青蓼、马蓼、水蓼、香蓼、木蓼等,其类有七种。紫、赤二蓼叶小狭而厚;青、香二蓼叶亦相似而俱薄;马、水二蓼叶俱阔大,上有黑点。"《纲目》:"马蓼,高四五尺,有大小二种。但每叶中间有黑迹,如墨点记。"《植物名实图考》在隰草类...
...(蓼实_(图))味辛,温,无毒。主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面目浮肿,痈疡。叶,归舌,除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马蓼 去肠中蛭虫,轻身。生雷泽川泽。陶隐居云∶此类又多,人所食有三种∶一是紫蓼,相似而紫色;名香蓼,亦相似而香,并不甚辛而好食...
...《本草纲目》马蓼「释名」大蓼、墨记草。「气味」(茎、叶)辛、温、无毒。「主治」杀肠中寄生虫。 目录 《本草纲目》马蓼 《中华本草》马蓼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本草纲目》马蓼 「释名」大蓼、墨记草。「气味」(茎、叶)辛、温、无毒。「...
...目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马蓼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马蓼 【拼音名】Dà Mǎ Liǎo 【别名】蓼草、旱苗蓼、白辣蓼 【来源】蓼科蓼属植物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以全草...
...《本草纲目》水蓼「释名」虞蓼、泽蓼。「气味」(茎、叶)辛、无毒。「主治」1、蛇咬伤。用水蓼茎、叶捣敷。2、脚气肿痛成疮。用水蓼汁搽洗。《本草衍义》水蓼大率与水红相似,但枝低尔,今造酒,取以水浸汁,和面作曲,亦假其辛味。《新修本草》水蓼主...
...「气味」(实、苗、叶)辛、温、无毒。「主治」1、霍乱烦渴。用蓼子一两、香豉二两,每服二凶,水煎服。2、胃冷不能饮食,冬卧脚冷,秋日取蓼晒干,用六十把,加水六石煮成一石,去滓,拌米饭造酒。酒熟后,每日饮适量。十天以后,眼明气壮。这样制成的酒...
...国语辞典 植物茁壯長大的樣子。詩經.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动态 图片 释名 气味(实、苗、叶)辛、温、无毒。 主治霍乱烦渴。用蓼子一两、香豉二两,每服二凶,水煎服。胃冷不能饮食,冬卧脚冷,秋日取蓼晒干,用六十把,加水六石煮成一石,去滓,拌米饭造酒。酒熟后,每日饮适量。十天以后,眼明气壮。这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