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中医行医的招牌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葫芦本身也是一味中药,味甘淡性平,有利水通淋功,可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黄疸、腹满等证。 古时候的行医者无论走到里,身上都背着个葫芦。葫芦作为行医的招牌,据传这还有个来历呢! 东汉时期,有个叫费长房的人见一老翁在街上卖药,凡吃过他的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27.html

中医称谓的文化内涵_【中医宝典】

...“铃医”,也是民间医的一种称谓,因手拿串铃做为行医招牌而名(清代医家赵学敏以《串雅内编》、《串雅外编》肯定这些民间医);有练丹术及其他技术者多称为“方士”、“术士”、“方术士”等等。 古代也有以官职尊称医生的情况:如宋代的医官设有“和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08.html

古代医药广告拾趣_【中医宝典】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然而你是否知道,医药广告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那时的诊所和药店十分讲究“市招”,所谓“市招”实质就是医药广告,且颇具情趣及行业特色。 我国古代的医药广告兴起颇早,其中以宋代最为突出。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85.html

上医医国第一人----孙中山的医学生涯_【中医宝典】

...国医人的名贤。但古代医生的多数毕竟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退而求者。近代以来,也有如鲁迅、郭沫若先习医而后成为思想家、文学家的“医国”者。在此般豪杰中,孙中山先生可谓“上医医国”第一人。 孙中山先生早年就读香港西医书院,藏修五载,明镜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975.html

用科学否定中医科学无知_【中医宝典】

...手段无法完全解释的“医学门类”,但绝对不是“玄学”、“伪学”。现阶段无法完全用科学定义的学科,并不能简单认为它“伪科学”。中国古代行医的思维特点是重视现象和结果,而对过程缺乏关注、验证,这是中医的“局限性”所在。可就是这种“先知其然,而力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42.html

沦陷区的中医生存和斗争 百年中医沉浮录(16)_【中医宝典】

...民生部保健司决定保留中医起了一定的作用。 1936年1月26日,伪满国务院公布了《汉医法》,规定“欲为汉医者,须实地学习汉医术5年以上,且经汉医考试及格,受主管部门大臣认可”,方准许行医。1937年又公布了《汉医法施行规则》。伪满洲国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877.html

中医行医的招牌 葫芦_中医文化中医典故_【中医宝典】

...他,后来费长房便成为当时的一代名医。他为了纪念老翁,行医时总将葫芦背在身上。从此以后,郎中行医,便用葫芦当招牌,以表示医术高超,人们也因此把葫芦当作医生的标记。 其实,葫芦本身也是一味中药,味甘淡性平,有利水通淋功,可用于治疗水肿、...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83.html

职业医生的出现和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萌芽_【中医宝典】

...,天文、算学、冶金、纺织、制陶、水利工程、建筑、机构等技术也有很大发展。 春秋战国不仅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和科学技术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 一、职业医生和医学专著的出现 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68.html

中医脾解剖实体的古代文献研究_【中医宝典】

...关键词:脾(中医) 解剖 文献研究 中医“藏象”学说内容包括脏腑的生理、病理现象及形象,古代的解剖学是藏象理论形成的基础之一。关于五脏的形态结构,古代医籍均有描述,尽管所述形态、位置等与今解剖学略有出入,尚欠精确,但就大多脏器而言中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48.html

中医行医的招牌-—葫芦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后来费长房便成为当时的一代名医。他为了纪念老翁,行医时总将葫芦背在身上。从此以后,郎中行医,便用葫芦当招牌,以表示医术高超,人们也因此把葫芦当作医生的标记。 其实,葫芦本身也是一味中药,味甘淡性平,有利水通淋功,可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11.html

共找到549,7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